第120章 艺术总监赵佶
…
艮岳万岁山。
赵佶放眼一看,这麽大丶这麽好的一大块地方,竟然被分割成了一块块实验田,又建了一大堆毫无美感的破厂房,顿感暴殄天物。
『此地若是建一座冈连阜属,东西相望,前后相续,左山而右水,后溪而旁垄,连绵而弥满,吞山而怀谷,园内植奇花美木,养珍禽异兽,构飞楼杰观,极尽奢华的园林,该是如何胜景……』
赵佶闭上眼睛,脑中都有那个美好至极的画面。
可等赵佶一睁开眼睛,眼前又是一块块实验田丶一栋栋破厂房,有些地方还冒着黑烟。
『唉,可惜了这美地!』
这时,前来接赵佶的梁师成,走过来,行礼道:「拜见端王殿下。」
赵佶连忙还礼:「总管无须多礼。」
如今的梁师成,可是赵俣御用的迎来送往的大宦官,权柄很重不说,还能在赵俣面前说上话,哪是他一个闲散亲王敢拿大的?
更何况,传闻梁师成还是蜀党领袖宰执苏轼的出子,背景深厚。
更为关键的还是,因为跟赵俣争过皇帝,赵佶现在肯定得夹着尾巴做人,不然他就是第二个赵似。
见赵佶如此谦虚谨慎,梁师成哪还能猜不到,赵佶肯定是被不久前的赵似案给吓到了。
想想也是,现在,赵佶虽说也不能算绝对自由,但至少,在汴梁城中,他想去哪就能去哪,甚至还可以时不时地去逛个青楼丶请假出城打个马球,要是像赵似那样,多半就得一直被关到死了,跟猪有什麽区别?
如果落得同样的下场,对喜欢自由的赵佶来说,简直生不如死。
想到赵俣想用赵佶,应该会跟赵佶修复关系,梁师成便卖了赵佶一个好:「前日,官家视察玻璃厂,见匠人所制器皿不尽人意,言大王最擅此道,若将此事教大王负责,何愁文人墨客不竞相追捧?依咱家看,官家或有用大王掌文艺之意也。」
赵佶大喜!
一则,赵佶就喜欢文艺,让他干这些事,正对他的心思。
二则,赵佶也不愿意这麽一直荒废下去,要是真有点事情做,他也不至于白白苦读了那麽多年。
三则,如果赵俣愿意给赵佶事做,那就说明,赵俣愿意放过赵佶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赵佶连忙冲梁师成一拜:「谢总管提醒。」
不多时,赵佶就跟着梁师成来到了工业基地见到了赵俣以及赵俣的一大群随行人员。
赵佶冲赵俣一拜在地:「臣赵佶参见陛下。」
谁都能看得出来,赵佶表现得十分谦卑。
赵俣让赵佶免礼平身,然后对他说:「端王来得正好,朕带你看好宝贝。」
未几,赵俣就带着赵佶来到了一组巨大的水泥生产线前面。
它的主体是一个用石头垒起的炉体,石头间的缝隙,用黏土糊上。炉体底部有几十个大小不一的通风口。炉体的最底部,是燃烧着的石炭(也就是煤),释放出滚滚热浪。炉体的顶部完全敞开,其中煅烧着的竟然是……石头……
这套东西实在有够古怪,让赵佶根本就搞不清楚它是干什麽用的。
但赵佶特别聪明,他顺着这套东西直接看它的末端,发现它制作出来的竟然是……一堆灰石灰……
让赵佶没想到的是,赵俣竟然指着这堆灰石灰,兴冲冲地说:「此物便是朕与你说的好宝贝。」
赵佶有些无语!
他知道,有些人当上皇帝以后,就会生出奇葩的爱好。
断袖之癖这种小儿科,就不说了。
有的皇帝喜欢装乞丐,在宫里搭了个贫民窟,天天带着宫女太监一块儿破衣烂衫的讨饭;
有的皇帝喜欢假扮商人,在宫里建了个集市,不光拉着太监宫女实景演出,还让宠妃当管理员,谁不守规矩,就拿鞭子抽谁。
还有的皇帝喜欢当小偷,特意去牢里拜江洋大盗为师,然后跑去臣子家偷东西。
赵佶心想:
『赵俣该不会也有奇怪嗜好?诸如烧石头,玩石灰?』
『本朝已然出过一位天书皇帝了,不能再出一位石灰皇帝罢?』
『若果真如此,太后及章惇等人选赵俣当皇帝,而不选我这个文治武功皆强他百倍之人当皇帝,何其眼瞎也!』
后来,经过研发人员的讲解,赵佶才知道,这灰石灰不是普通石灰,而是一种叫「水泥」的建筑材料,可用来盖房子。
赵佶不仅对美好的事物感兴趣,他对新鲜的事物也感兴趣。
听研发人员介绍完水泥的神奇之处,赵佶特意去看了看匠人用水泥和红砖砌的墙体,以及用混凝土和竹子浇盖的小厂房的主体,他还特意去看了看混凝土的制作过程。
看了一圈回来,赵佶说:「这水泥当真神奇,若我京城皆以此法盖房,何惧火灾焉?」
赵俣知道砖混房没有赵佶所说的这麽神奇,但它肯定比木头房子扛烧就是了,如果汴梁城中的房子全都是砖石所盖,应该不会出现那种一烧一大片的情况。
赵俣让水泥的研发人员跟赵佶说:「这水泥尚有不足之处……」
原来,麻晓娇指挥人制作的水泥,根本就不是后世合格的水泥,而是荒野求生之人烧制的劣质水泥。
也就是通过天然石灰石和天然粘土烧制生石灰,再将生石灰和粘土按三比一的比例混合,并加入少量的水搅拌均匀,煅烧,所获得的水泥。
这种水泥,成分纯度低丶配比不精确丶烧制温度不足且不均匀丶颗粒度也不均匀,总之是一堆毛病。
关键,麻晓娇也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她之所以会烧水泥,是因为她喜欢看荒野求生,跟那里面的大神学了这一手。并不是说,她真的会制作水泥。
她能做的,就是帮忙开个头,再帮忙升级一下机械,比如用水力来进行搅拌什麽的。
别的,麻晓娇也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