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大丈夫当如是也(1 / 2)

第304章 大丈夫当如是也

「袁公,定天下者,必明于天下之大势,而后可以决天下之,汉王据雒阳,按图籍,兴汉家,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

「依我之见不如降刘氏,以汉王之度量,必会赦免袁氏之过,袁公可细思之。」

有掾吏抚着长须,拱手作揖讨好笑道。

其馀人也连连附和,并非他们没有争夺天下的雄心,而是刘玄德势头太猛了。

已然雄踞青丶兖丶徐丶豫与河雒之地,且袁本初一死,谁还能阻止其吞并河北各州郡。

届时汉王率军南下,袁公用什麽去抵抗,难道就靠残破的九江郡与庐江郡吗?

与其等着被青州军打得摧枯拉朽,暴骨无全躯,还不如尽早投降。

袁术听见堂下一片附和声,面庞瞬息涨成紫红色,眼里凶光毕露道:「汝等皆为术所辟用,就应心向袁氏,刘玄德与汝又有何恩惠,竟想替他劝降我袁术乎?」

「袁氏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刘备不尊天子,乃汉室逆臣也,汝等应当与我共同讨之,岂能为其威慑,不战而降。」

袁术额头青筋暴起,怒斥众人道。

刘备犯天下之不韪,在雒阳自封为王,摄大司马与各州之权,摆明了和董卓一样,甚至比董贼更为猖狂。

他袁公路乃高门大户,汝南四世三公之后,在董贼霸占雒阳之际,便已起兵讨贼,还让孙文台收复雒阳。

在袁绍欲立刘虞天子时,更是出言反对,提出尊奉关中天子,又在袁绍夺冀州阴杀韩馥,站出来说了公道话。

怎麽看他都比天下诸侯更像汉室忠臣,为何袁绍丶刘备等人,皆可名扬四海,声名显赫,反观他则丧师失律,败不旋踵,逆贼刘表丶婢生子僮仆曹操,先后争相侵犯淮南,连年略地侵城,以至于他成为南边诸侯中最弱。

连被刘备打得无立锥之地的曹孟德,治下尚有四郡之所,我袁术何至于此,竟连曹操不如。

袁术想到这里,内心便不禁生出一股悲愤,以他的声望,刘景升与曹孟德两家应摒弃前嫌,奉他为主,再联手讨伐不尊天子的刘备。

即便他袁公路私藏玉玺,又散播谶语,但至少没像刘备一样,在雒阳公然摄位,还敢称天下无主。

于情于理,此刻也应该遣使来访,三家成鼎足之势,共抗宗室之贼。

怎麽能眼睁睁看淮南兵败如山倒,难道忘了唇亡齿寒,福祸彼此休戚相关吗?

袁术忍不住怒骂道:「曹孟德丶刘景升蠢如鹿豕,不来援我淮南,为鼠目寸光,不知祸患就在眼前,若无我挡在前面,两家定为刘备所灭矣!」

……

不仅袁术被各处传来的坏消息,搞得焦头烂额。

被他骂为蠢彘的刘表,此时更是心底凉了半截。

刘备进封为汉王的消息传来,还没待他喘口气,南阳郡各士族丶豪族已举郡而降引青州军攻宛城了。

南阳共计三十七县,几乎处处有豪族带部曲丶僮客反叛,各地瞬间乱成一团。

驻军在宛县的文聘也被各处声势吓得不敢率军去平叛,害怕出了城门没进兵多少里路,宛县就已失守了。

只能在宛城凭藉坚固的城墙,来固守待援,直到看见张益德的旗帜飘扬在城下,而景升公的兵马久久不见踪影,无疑让文聘眉头皱成川字形,眼底染浮现一抹焦急。

其实在文聘防守宛城时,刘表并非没想过遣援军疾速前往南阳郡平叛,以防刘玄德趁势掩杀而来。

主簿蒯良则首个站出来反对,打恭作揖解释道:「景升公,眼下刘玄德进封汉王,乃携天下之威,奋雷霆兮以震万里,一时明并日月,此势之大不可与争锋。」

「南阳为光武中兴之乡,附汉家者比比皆是,然覆水不可再收,树木已成舟,实难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