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开会
六张红漆面方桌严丝合缝地拼到一起,铺上墨绿色桌布,用木尺一赶,便平如湖面。
十二张高背椅排成两列,间距是分毫不差的15厘米。长桌尽头,一把规格不同的椅子挺立如崖。
这把椅子前方桌面的中心线上,立着一枚黄铜名牌,牌子上红色楷体的「石同河」三字睥睨会场。
以这块牌子为中轴线,各参会人员名牌拱卫两翼,并按照行政级别一水排下去。
中国座次,左手为尊。石同河左手边,是省文协副会长孔怀芳。
孔怀芳不以小说见长,但对于国学文化颇有建树,多年来从养生到智慧,各类杂谈文集着作等身。
孔的对面,是锺俊民教授的位置。锺教授作为南大文学院的副院长,行政级别并不低。
孔的下手位,是知名学者丶文化名人丶文学评论家丶书法协会会长丶王子虚的本家——王忠兴。
此公在数天前,还撰文一则,批评《石中火》笔法青涩稚嫩,写坏了一个题材,让王子虚恶心了很久。
7只收音话筒被放到桌子正中央,金属支架交错着路灯般分向左右,在绿色桌布上投下张牙舞爪的影子。
每个座位上正中央都放着黑色皮质笔记本和5mm水性笔,右手位还放着青瓷茶杯,杯底均浅浅铺着一层铁观音,等待着开水宠幸。
一道电机声贯穿室内,中央空调风窗的红色飘带扬起,便宣告着《石中火》研讨会前最后的会务准备工作完成。
段小桑和跟在两位编辑身后进了门,偷感十足地用胸前摄像头,对着桌上名牌扫摄一通,耳机里传来安幼南的声音:
「王子虚的座位呢?怎麽没见他小牌牌?」
段小桑小声道:「作者本人按照规矩……应该是列席吧。」
前面的田振磊听到她这句话,却以为是在问话,回头答道:
「以前的研讨会,作家本人都不在场的,要麽在家里等消息,要麽在外面蹲着抽菸。以前的研讨会是真批评,现在搞成一团和气的,没以前那麽犀利了。」
纪少飞小声道:「今天的研讨会,会不会找回以前的风采啊?」
田振磊还没回答,身后轰然一响,回头一看,却见石同河推开大门,快步走了进来。
石同河的形象,和之前全然不同。
他原本花白的头发染成了漆黑,还涂过发蜡,发丝间形成梳齿般整齐纵向纹路。
身上一袭黑色名贵西装,蓝色条纹领带,衬衫最上方一颗纽扣老老实实扣紧。与其说他这次是来参加研讨会的,更像是来打官司的。
他身后跟着省文协副会长孔怀芳和知名学者王忠兴,三人成众,步伐铿锵,经过时卷起一阵风。
安幼南在直播画面中看到这一幕,有感而发,轻轻吟诵道:
「两山排闼送青来……下一句是什麽?」
段小桑很是无语了一阵。
对于安小姐的文学才华,她向来不抱有期待。这句诗用在这里,有种关公战秦琼的荒诞感。但那三位庞然从眼前经过,又觉得莫名贴切。
「……上一句是一水护田将绿绕。」
「石会长。」
「石老师。」
田振磊和纪少飞纷纷主动打招呼,段小桑反应过来,也连忙点头致意。
石同河回头报以微笑,但脚下步伐不停,嘴上和孔丶王二人聊个不停。
「央行又要降准了,听说这次重点放水基建。老孔,你老家那批文化古镇修缮项目,批下来能带火多少周边楼盘?」
「那个项目属于八字没有一撇,能不能成还得看文旅厅的意见。再说了,最近几年,楼市我是绝对不敢碰了。」
「听我的,石老,就买黄金。现在什麽投资都不靠谱,就买黄金,是最稳稳当当的。」
三人走到长桌尽头,石同河在最上首位置坐下,孔怀芳坐在他左手边,王忠兴则跟在孔的身后。
孔怀芳虽名字柔媚,其本人却是个半秃顶的肥硕中年男人,脑袋像颗长了毛的卤蛋,殊无柔媚味道。
他的头发虽可说事已至此,为数不多,但每一根都被精心打理,又长又直,在空调的清风中飘摇,有了几分仙风道骨的意思。
王忠兴却长得黑瘦,三角眼,眼白多,哪怕盯着面前的茶杯,看上去都恶狠狠的,仿佛杯底的茶叶欠了他钱。
石同河叹了口气,道:「我也不是图赚钱。就是想保值就行。」
孔怀芳说:「这好说,买国债就行。我认识个副行长,回头推给您。找他就行。」
「那多谢孔兄了。」
此时一个发研讨会材料的学生正走过来,小心翼翼地将材料摆在石同河桌前,心里还默念着如何将材料放正,却被石同河直接取了过去。
他端详一眼,马上用手指敲了敲,道:
「说了收集多方面评论,让大家对这部作品有更清晰的认识,怎麽还是只放了浅析材料?」
那学生头一次被这样的大人物发问,顿时汗流浃背,结结巴巴道:
「不丶不是我们组织的材料,是《获得》编辑部那边提供的……」
石同河没理他,转头对王忠兴到:「你上次那个评论文章就写得很好嘛,应该集成进来的。」
王忠兴摆摆手:「都是些得罪人的话,比较冒犯,放上来得罪人。」
「写作怕什麽冒犯?怕批评就不要写作。」石同河说得铿锵有力,场间的人都听见了。
两人说话之际,大门外正走进来两人。
前面一个背着手,身材高瘦,正是《获得》的主编李闵扬,濮雨阳则跟在他身后。
濮雨阳在列席的座位处找了个位置坐下了,李闵扬则径直走到前面来,在王忠兴的正对面坐下。
他坐下时,石同河话音刚落,抬头看了他一眼,甩了甩手中的研讨会材料:
「李老师,我听学生说,研讨会材料是你们定的?」
李闵扬慢条斯理地从自己包里掏出一个硕大的保温杯:「都是根据已发表内容形成的纯内容解析,谈不上什麽定不定。」
石同河看了眼王忠兴,说:「我们刚才聊到,研讨会材料不是很充实,现在发表了的评论家文章,可以也选一点放进来嘛。」
李闵扬轻笑一声道:「材料里只放客观解析,文学评价,可以在讨论环节谈嘛,不然开研讨会做什麽?」
石同河盯着他笑道:「李编可不能护犊子过头啊,要是研讨会开成了和和气气的夸夸会,那就没意义了。」
李闵扬不动声色:「该夸就夸,该贬就贬,赏析文学作品,不宜一面倒。」
两人说话时,那发材料的大学生被晾在原地,他哪见过这种勾心斗角的场面?因石同河没让他走,一时离开也不是,在原地杵着也不是,手足无措。
孔怀芳发现了他的窘迫,冲他摆了摆手,道:「你去忙吧,石老师有什麽要求再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