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家和郭家的投诚,代表的不只是南疆镇和云岭镇,还包含整个南云省和半个藏原省。
至此,大荣的局势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杨承业一家独大。
东南陈恒昌占据了江南省丶福海省和半个云桂。
西南安西镇孙家占据了安西镇和乌思镇,以及半个藏原。
西北陇北镇丶肃州镇和庭州镇,这三镇还是一团乱麻。
以当前的局面来看,杨家似乎是大势已成。
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杨家想要坐稳江山,还要面临很多挑战。
大荣内部还没有安稳下来,大荣周边的诸多王朝就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
京都,御书房中。
杨承业皱着眉头看着手中的摺子。
虽然他还没有称帝,但如今他已经入主皇城,内阁六部等朝堂机构已经在完善,六军都督府也在组建之中,新朝朝堂的框架差不多已经搭建完成,剩下的只需要慢慢填充就行了。
眼前的摺子是周兰送来的,其内容是关于大荣西方大月王朝最近的一些军事行动。
这些年大月王朝一直都在疯狂的扩张,一连吞并了数个小王朝,到如今大月王朝隐隐已有西域霸主的姿态。
就在两个月前,大月王朝突然开始向大荣边境开始调兵遣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大月王朝就调集了十万大军,驻扎在大荣的边境之外。
其意图不言而喻,显然是想趁着大荣内乱发起入侵。
而眼下,安西镇镇丶庭州镇和肃州镇还是一团乱麻,一旦大月发起入侵,三大边镇很难挡得住。
就在杨承业考虑该如何处理大月王朝的问题时,杨正山缓步走进了御书房。
「爷~~」
见杨正山来了,杨承业连忙起身喊道。
「嗯!」杨正山微微颌首,随即坐在了一片的茶桌上。
他抬头环望了一下御书房的布置,还跟以前一个样,虽然换了很多装饰品,
但总体布局并没有任何变动。
王磊端来茶水,杨承业接过去亲自为杨正山斟上。
此时皇城内没有什麽太监和宫女,杨承业身边除了王磊几人外,就是一群军汉。
至于后宫。
别提了,后宫还是一片灰烬,现在根本住不了人,所以杨承业的妻儿都住在靖安侯府,杨正山和郁青衣也暂时住在靖安侯府。
自重山军入京之后,杨正山再次进入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状态,完全退居幕后。
而安雨行丶剑乘风等人则住在了三山谷。
三山谷内的三黄李还在,虽然京都几次易主,但并没有人去动那棵三黄李。
对于灵果,大家都想占为己有,不到方不得已的时候,没有会愿意毁掉一棵灵果树。
哪怕是大梁搜刮京都城的财物时,也刻意绕开了三黄李。
当然,远在翠霞谷的星元果树也还在,目前余通海正率领着腾龙卫的将士守在翠霞谷附近。
「六军都督府的官员任用做好了吗?」杨正山问道。
杨承业从书案上取来一份摺子,递给杨正山说道:「这时孙儿勘酌后的想法!」
杨正山打开摺子扫了一眼,眉头皱了皱,说道:「怎麽都是重山镇的人?」
六军都督府也就是在五军都督府的基础上加上了水师都督府。
「这也是没办法,现在我们有些无人可用!」杨承业也是很苦恼。
杨家是有着深厚的底蕴,魔下精兵强将丶能臣干吏众多,但那是在辽东,在重山镇,把杨家放在整个大荣天下,这些人就显得有些少了,不够用了。
杨正山想了想,说道:「以后六军都督府要改一下,不能让都督府沦为摆设,要将都督府利用起来。」
「六军都督府虽无调兵权,但必须要有统兵权!」
「嗯,加强一下都督府的权力,将各级官员的职责划分清楚,比如左都督负责统兵,右都督负责练兵,诸多都督同知和都督事负责各项后勤!」
「卫所制度已经糜烂的不成样子,索性直接取消卫所制,九大边镇全部改为募兵制,再在各省设立驻防军和城防军,数量不用太多,各省有两万驻防军和两万城防军足以!」
「当然边镇百姓还是要进行军事训练的,不过改为民兵训练,青壮在农闲时由各地衙门负责组织训练。」
「算了,一时间也说不清楚,等过两天我给你出一份章程!」
杨正山觉得大荣的很多制度都是有问题的,特别是卫所制度,对军户们的要求实在是过于苛刻。
因此,他准备趁着新朝建立的机会,彻底废除卫所制度,重整所有军事编制不过这事需要慢慢琢磨,杨正山打算用几天的时间给杨承业做出一份大纲来。
杨正山继续看着手中的都督府的官职名单,说道:「余通海升为水师都督府左都督没问题,其他几个都换了吧!」
「周兰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曲长空为前军都督府左都督,郭英为后军都督府左都督,」
「梁胜泽为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杨明武为右军都督府左都督!」
「张栾为尚武寺寺卿,嗯,尚武寺提升一级,为武部,与六部同级,管辖各地尚武司和演武阁,再设供奉院,宗门司等,分别负责管理先天武者和江湖势力!」
杨承业沉思了稍许,说道:「可是这样的话,先天武者岂不是都能任官了?
」
大荣以前虽然也有先天武者担任实权官职,但在承平帝在位时,先天武者任官都是临时性的,到了延平帝时期,先天武者任官的限制才逐渐放开。
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地方已经不受朝堂控制了,如重山镇和北原镇等。
也正是因为先天武者担任官职的限制被放开,才造成诸多边镇变成了割据政权,如云岭镇丶安西镇丶南疆镇和重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