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亨茨维尔隆中对(1 / 2)

第136章 亨茨维尔隆中对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林燃听完之后脑海中只有这句诗。

他以为尼克森找自己是想知道甘乃迪有没有什麽把柄。

结果对方问的是如此宏大的问题。

我都不知道你现在什麽情况,我又怎麽知道你要怎麽办呢。

「媒体不喜欢我,因为我再切克斯演讲中暗示过媒体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媒体作为东海岸精英的一部分,向来就不喜欢象党和象党推出的候选人。

在我身上,这种趋势进一步加重了。

更糟糕的是,我前年输掉了总统大选,前天输掉了加州州长选举,我在选民的心目中会牢牢被定位成一个失败者。

多麽可怕的一件事,我感觉我的人生可能再也无法赢得哪怕一场选举了。」

尼克森声音低沉,神情沮丧,哪怕西装革履外加面容清洁过,林燃也能一眼看出对方的沮丧。

此时属于尼克森人生的最低点了。

过去顺风顺水,最近这两年,干啥啥不成。

他过去顺风顺水到什麽程度,初次参政就是在加州参与众议员选举,以65586票大胜驴党候选人的49994票。

尼克森仅仅当了八年众议员,然后就成为了艾森豪的副总统人选,并跟着对方入主白宫。

就这样一位没有经历过挫折的政客,先是在60年输给甘乃迪,然后再前天,在自己起家的加州输给帕特·布朗。

对于政客而言,输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选民心目中留下一个你不行的印象,这样的印象会导致你未来都赢不了。

加上尼克森本身和媒体的关系就不好,这种不好贯穿了他整个从政生涯。

媒体只会落井下石,进一步加深尼克森失败者形象的塑造。

林燃听尼克森介绍完自己的情况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起了故事:

「这让我想到华国民间流传的一个故事。

古代一位将军,打仗总是输。他在给皇上的报告中用了屡战屡败来形容自己的失败。军师劝他改成屡败屡战,因为如果说屡战屡败皇上会责怪他。他将改好的战表报告呈上去,居然得到了皇上的嘉奖。

尼克森先生,你觉得这是因为什麽?」

多说两句,这则典故有人说是曾国藩在鄱阳湖口战役损失惨重后的奏摺。

实际上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这个典故和曾国藩有关系。

鄱阳湖口战役后,写给咸丰的《谢宽免处分折》中,他写道:「治军年余,当声威稍振之后,忽有此挫,上廑宵旰之忧劳,调度乖方,罪无可逭。」

通篇未见「屡战屡败」或「屡败屡战」的字眼,只用了「臣师屡挫」。

后世无论是刘江华在《左宗棠传信录》中还是杨树达在《汉文文言修辞学》中,关于此事均未找到实际证据。

尼克森听完后若有所思,「失败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要让选民透过失败看到我的斗志?」

林燃点头:「没错,失败是客观事实,没有人能够改变客观事实。

但你的斗志,你不放弃的精神,这是可以塑造的。

你需要给选民传递积极因素,把失败这样消极的客观事实,转变为你永不放弃这样的积极主观感受。」

林燃的话给了尼克森一个全新的视野。

他心想,和昨天见面的基辛格比起来,伦道夫才是真正的大师。

林燃接着说:「前面你也说了你和媒体关系不好,他们不可能会帮你完成这样的塑造。

那麽你可以通过自己的操作来完成这样的转换。」

林燃说完后,他能明显感受到尼克森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教授,请助我一臂之力,如果你能帮我成为总统,无论是白宫事务特别助理还是NASA局长都在不在话下。」尼克森已经开始画饼了。

不过林燃也不在乎你这是不是画饼。

「你打算参加两年后的总统大选吗?」林燃问。

尼克森摇头:「应该不会。」

林燃问:「是因为你知道自己赢不了甘乃迪吗?」

尼克森点头:「没错。

古巴危机解决后,甘乃迪不犯致命失误的话,没人能在两年后赢甘乃迪。」

林燃点头:「所以你的目标应该是六年后,也就是1968年的总统大选。」

林燃接着说:「那麽你需要再两年后尽自己一切可能帮助象党的候选人,在他注定输的前提下,不仅你要帮他,你还需要帮助他动员象党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来帮助他选举。

最后他输的越惨,越证明你的能力。

因为选民们会对比,会反思,你输给甘乃迪只输了一点点,而这次象党输,输的越多,越证明了你的能力,越证明失败虽然是客观事实,但失败不是因为你的能力。

这样你再在后续的竞选演说中,塑造一个屡次失败屡次爬起来战斗的形象,屡败屡战,强调你不怕失败,害怕的是失去尝试的勇气,失去进取的野心。

并且表达你这样做是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象党。

这样哪怕你失败了,也是在为下一次成功积蓄能量。」

尼克森听完之后已经起身在亨茨维尔的高档酒店包间里来回踱步,一边思考一边鼓掌。

他内心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作为老牌政客,尼克森很清楚林燃帮他找到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媒体针对他,说他是失败者,那自己就承认自己是失败者,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来强调失败不是因为他的能力而是因为大环境不行了,再依靠演说来塑造勇气丶坚持丶坚韧这些精神层面的虚拟形象。

在当下的视角看来,这绝对是顶级操盘手了。

林燃接着补充道:「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年之后象党的参选人就显得格外重要。

他输的越惨,越证明60年的失败和你无关,至于这次的州长选举失败,又有谁会记得呢。

因此,我有一个好的人选,推荐给你。」

尼克森问:「谁?」

林燃说:「弗雷德·T。」

林燃内心已经在大笑了,就爱看这种乐子。

未来的T先生在参选的时候都可以说自己是继承了父亲未尽的遗愿,奋二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了。

尼克森想了半天实在想不到这是哪位,「我怎麽没听说过?」

林燃说:「他一直都是象党注册选民,纽约的地产商人,很擅长通过媒体表现自己。」

说起这个,尼克森有点印象了。

他翻了翻自己带来的签名簿,找到了这个名字,他终于想起来了:「我有点印象,54年的时候他被传唤到参议院的银行委员会听证会上接受质询。

因为他涉嫌利用FHA贷款谋取暴利,他在听证会上表现的冷静且自信,一直坚称自己只是高效地利用了政府政策,自己的定价之所以比其他FHA住房项目更高是因为他是为中产阶级服务。

他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他是一个完全的政治素人。」

尼克森有些迟疑。

作为老T的父亲,弗雷德那也是非常擅长炒作。

只是和T的炒作不同,弗雷德的炒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

二战后,阿美莉卡出现严重住房短缺,弗雷德抓住了这一机会,利用联邦住房管理局(FHA)的贷款政策大规模建造经济适用房。他通过地方报纸《布鲁克林鹰报》发布新闻,强调自己如何为普通家庭提供「负担得起的阿美莉卡梦」。

这些报导往往突出他的效率和「爱国情怀」。

后来弗雷德深谙与政治人物建立关系的重要性,并利用这些关系制造新闻。他经常邀请地方官员参加自己项目的剪彩仪式,确保这些活动登上报纸。

像50年代初,他在皇后区一个新住宅项目的落成典礼上与官员合影,相关照片和报导出现在《长岛日报》等媒体上。这种策略不仅能够显示了他的影响力,还能为他的商业活动争取了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