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县令早有离开打算,肯定会搜集更多消息。于铁匠与官府接触得多,也知道的更多。
于铁匠确实知道不少,他瞥了眼那个大纸包,快速跟温故说了他知道的消息。
这些并不需要保密,这些日子以来,他也一直在想这些事情,所以记得清楚,说的时候也非常流畅。
温故注意到了这个细节,试探打断问了几个问题,于铁匠也很快回复。并非胡编乱造。
问完想知道的,温故把那个大纸包递给于铁匠。
于铁匠接了大纸包,感受着手里粮食的触感,顿了顿,问:“你们北上投亲?”
温故随意似的道:“对,我姨父是北地武官。我们逃难过去,好歹有个落脚地。”
祖上当过武官的于铁匠,一下子就感觉亲切了。
他又和温故聊了几句。温故听出来,这于铁匠当初也是想跟着谭县令离开的。
不知为何还留在这里。
虽然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内情,但于铁匠提起来的时候眼中但并无怨怼。
温故又提了县城里的卫生情况。
说到这个,周山也担忧。原本还打算让这位铁匠修一修斧头,现在看来燃料紧缺,开不了炉。
“既然如此,咱们还是尽快离开。”周山催促。
温故点点头:“这城里比城外还危险,垃圾遍地,就算没有邪疫,也可能会爆发别的疫病。”
他真诚叮嘱于铁匠:“尽量减少外出,出去一定要蒙个布巾,入口的东西千万注意!”
周山点评城内那几个民间势力:“无知鼠辈,轻重不分,不成气候!”
于铁匠木着一张脸,看了眼周山。
他与官府接触得多,这位瞧着言行之间就带着一股官味儿。
温故没有再多聊,只透露了这次是何大带他们进城的。
等温故三人离开,房屋里走出来一个青年,和于铁匠有几分相似,只是更瘦些。
这就是于家老二,于铁匠的弟弟。
于铁匠把装了粮食的纸包递给他,“总算有进项了。”
于二脸上却没有放松:“哥,咱们继续闲在这儿也不是个事。”
于铁匠也发愁。
半月前,县令带着一部分人离开,城内的几大民间势力就开始内斗。
对他这个唯一铁匠也确实有拉拢,但如今那帮人忙着内斗,压根儿没有起炉的打算,他没活儿干,也就分不到物资。
所以现在于铁匠还在等着那帮人决出个结果,自己这边才能接到活儿。
但那几个势力何时才能斗出个结果?
等待的时间太久,家里人都断粮了,撑不下去啊。
这段时间家里吃的都是用铁器换的,还被人狠狠压了价。
但家里的铁器很快就要用完了。
“城里越来越危险,要不然,我们跟着他们一起北上?他家有亲戚在北地当官呢!”于二说。
于铁匠也心动。他家以前是想离开的,只是隔壁一家中邪发狂,当时他在县衙办事,他夫人和女儿在家,他弟为了保护家里人受了伤,卧病在床数日,也就错过了大部队的行动。
于二沉思片刻,说:“还是要问清楚,是何大带他们来的?我待会儿去问问。”
另一边,何大正在屋里跟弟弟说话。
“小弟,来,给你个惊喜!”
他拿出带回来的书。
“你以前很喜欢那个什么儒家经典,上面还有大人物写的注解,今天差点被人烧掉了呢!还好我手快!”
有些人家没有柴生火,又不敢出去砍柴,就烧家里的书。
这样的人太多了。
“哥今天还认识了一个心肠很好的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