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地图,只能根据地形、地势、道路,去判断城镇和村落分布。
他们现在经过的地方,应该离某个县城或者曾经繁华的小镇很近。
如果是县城,他们会选择绕开。
一路过来,大部分县城都变成了怪物的巢穴。
天空中的麻团儿先给了提醒。
片刻后,他们遇到了一个人。
是出来砍柴的,似乎只有他自己,背着背篓,手里拿着柴刀,裹着一身灰不溜秋的粗布衣服,蒙着面,看不出长啥样,不过瞧着应该很年轻。
明明只是砍柴,却给人一种偷感很重,不够正派的感觉。
周山携刀上前,叫住对方,又保持着一段双方都安心的距离。
温故听着前面两人的对话,也观察这位本地人。
据对方自己介绍,他姓何,在家中排行老大,周围人都直接叫他何大。
姓氏加排行,流行的叫法。
何大以前是县城外某个村子的村民,后来世道乱起来就进城了。
前面就是葑县的县城,现在还有不少幸存者。
要是早来半个月,县城里的人更多。
倒不是这半月损伤惨重,而是,半月之前,葑县的谭县令带着不少人离开,往北去了。
一年前,世道乱起来的时候,谭县令带着诸位官差守在城中,护住了许多人,让这个县城没有像其他县一样沦为怪物的巢穴。
不过今年下半年,在天气转凉不久,谭县令做准备带人离开。
这位谭县令也劝说过,言明在此地并不安全,北方生机更多。
但是对庶民而言,离开的风险更大,不如留下。
因此,半月前,谭县令召集人马,把周围邪物清扫一圈之后,带着想跟随离开的人,往北而去。剩下的人则留在城内。
温故认真听着,心中不由想到:
同样当县令,有的人蠢得能拉所有人陪葬,有的人却能保下县城,还能判断大势所向,行事果决。
非世家出身,却有如此能力。
大才啊!
可惜慢了一步,没能拜访那位县令。
温故又叹气。
唉,就算能见着,咱现在一无名气二无背景,那种厉害人物都是有傲气的,未必能正眼看咱。
谭县令是吧?
记下记下。
说不定以后有缘,能在北地见面呢?
前方,何大这时候也郁闷,他出来砍个柴竟然遇到官差。
虽然周山没明说,但何大聊几句就能猜出来,面前拿刀的这位,以前是官爷。
这时候,周山终于来了自我介绍。
一听还是个县尉,何大赶忙把装满柴的背篓放下,躬身堆起笑:“小的见过周县尉!”
周山看对方这反应,就知道他以前会是个什么样的职业。
这何大很有可能以前就是个闲汉,没有固定职业,在城里帮忙跑腿办事得些赏赐,年纪轻轻便带着市井油滑。脚力肯定很行。
沉重的背篓放下是为了行礼吗?
并不是!
是为了随时开溜!
温故却扫了眼何大的背篓。
里面有个小心用纸包裹的,方形的东西,放背篓的时候柴火挪动,包裹的纸打开些许。
看清之后,温故微微挑眉。
又观察片刻,等前面的对话差不多要结束的时候,温故走下驴车。
步履从容稳健,仪态端肃谦逊。
目光清正又不失亲和。
虽然穿着一身粗布窄袖,但这风采气质,让原本防备周山的何大,注意力瞬间偏过来。
看着温故,何大突然回想起以前在书院见到的,那些已有功名的翩翩读书郎。
面对周县尉这种武力型官爷,何大都能灵活应对,但对着这种文雅读书郎,他肉眼可见地变拘谨。
旁边的青一道长:“……”
来了来了又来了!
这狗书生又开始装起来了!
青一道长看看何大,再看看温故,面皮抽了抽。
不是吧?
不是吧!
你连这种货色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