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刺激
李隆基眼下,是非常看重李林甫意见的,所以李林甫举荐裴耀卿出任兵部尚书的事情,基哥非常麻利的就给批了。
放在以前,裴宽在范阳,那麽裴耀卿在中枢就不能掌大权,但基哥为什麽批的这麽痛快呢?
因为他看得出,裴耀卿现在正在走牛仙客的路子,差不多快成为李林甫的牵线木偶了。
那就没必要压制了,李林甫自己就会压制。
眼下的李林甫已经坐进了席位,他周围都是顶格大佬的位置,而且没有人过来敬酒。
为什麽呢?级别太高了,你想过来,结果走到半道就被人给拦下了。
见中枢大员,是要预约的,怎麽个预约法呢?由五品以上的大官帮你引荐,
没人引荐的话,你都过不了这边。
眼下的李林甫手里,有两份圣旨,一份是制,一份是敕。
制叫做《授裴耀卿兵部尚书制》,敕叫做《命钱物兼用敕》,都是李林甫刚刚从基哥那里拿回来的。
裴耀卿这件事就不说了,为什麽会出现钱物兼用的救文呢?
因为李林甫已经收到消息,恶钱集团过了上元节,要搞事情。
以前嘛,可以利用户部及太府寺储备,跟他们打一场金融战,但是眼下,国库被西北的战事抽空了,难以应对恶钱集团的主动出击。
李林甫肯定不能在这个时候动武,边关在打仗,他要是在长安掀起金融打击的风暴,会影响更大。
思来想去,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命钱物兼用敕》全文如下:
「货币兼通,将以利用,而布帛为本,钱刀是末。贱本贵末,为弊则深,法教之间,宜有变革,自今已后,所有庄宅口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馀市买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
这就很明白了,一千钱以上,也就是一贯钱以上,优先使用布帛交易,等于直接给了恶钱集团一记闷棍。
你们想在长安给我来个釜底抽薪,断了恶钱流入,造成通货膨胀,好,我以布代钱,直接让钱币的作用降低一半,看你们能掀起多大浪来。
当然了,这样的办法只是权宜之计,毕竟布帛也是硬通货,存量也不多,能够支撑一时,支持不了太久。
这样的敕文,是在鼓励纺织业加大出货量,等到西北的战事消停一点后,会对钱市市场造成一些冲击,但作用还是有限的。
毕竟真正的市场交易行为,大多不看敕文,明里暗里给你搞个阴阳价,你也没办法。
李林甫只是暂时以此法应对,等到国库充盈了,再盘算长远之策。
裴耀卿入席之后,李林甫将那封任命的制文交给对方:
「刚从圣人那里知道了一件事,要不要听一听。」
他现在是要笼络裴耀卿的,那麽笼络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人觉得你跟他交心,什麽都不瞒他。
裴耀卿愣道:「不便说就不要说。」
李林甫笑道:
「没什麽不能说的,西北的事情,圣人应该是知道了,但是他没有训斥我,
可见是不希望西北的事情被捅出来,过了上元节,我们也没必要再说了,大家都装傻,等到隋王西行无功,才是咱们挨骂的正经时候。」
裴耀卿皱眉道:「隋王要去陇右?是他主动奏请,还是圣人授意?」
李林甫小声道:
「是圣人的意思,你我都能看的出,隋王乃不二人选,圣人目光如炬,难道看不出来吗?明天就会走,此事莫要传于他耳,所有西北的奏报,兵部全都压着,哪些能呈给圣人,哪些不能,你我亲自把关。」
「明白了,」裴要卿点了点头。
圣人眼下的态度叫什麽呢?这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什麽都知道,什麽都装作不知道。
那麽下面的人,也要帮着去掩饰这千疮百孔的太平盛世。
明面上,岁月静好,暗地里,所有的问题都要悄悄去解决,不能让人知道,
原来太平盛世并不太平。
「我刚才在花萼楼,见到了李适之,圣人询问他太府寺由谁接手为宜,你猜他怎麽说?」李林甫道。
裴耀卿想了想,沉声道:「他一定说,圣人属意谁,那就是谁。」
李林甫哈哈一笑,指着裴耀卿道:
「果然还是焕之,挺之便猜错了。」
李适之为什麽会这麽回答呢?因为当下最适合接手太府寺的,就是韩朝宗,
连李林甫都没办从魔下找出一个能顶替人家的,圣人自然心里更清楚了。
但是李适之没有举荐,因为太府寺的烂帐还没捅出来,韩朝宗想要接手的是一个需要重新整顿的太府寺,而不是一个还没有暴雷的垃圾股。
这个雷不暴,韩朝宗也不愿意接啊,人家还希望干户部尚书呢。
「人买回来了吗?」裴耀卿问道。
李林甫点了点头:「上了杨三娘的套了,本以为她将人保下,定是觉得奇货可居,没曾想那三个女侍所知有限,钱花的冤枉,不过至少我们知道了,圣人了解的也不多。」
「那麽,关键就在那个韩珠团了,」裴耀卿道:
「此女最好的下场,就是消失,可是进了隋王宅,就是圣人在暗示所有人,
谁也不能碰她,此女活着一天,不知道多少人会因此难眠。」
李林甫听到声音,望向正朝这边走来的萧灵,低声道:「首推这个糊涂蛋。」
裴耀卿会心一笑,起身迎接萧灵:
「怎麽来迟了?」
「不迟不迟,」萧灵哈哈笑道:「在宫门口盘桓了一阵。」
他这句话,是在暗示李林甫,我的屁股我自己擦,你别担心。
谁能在宫门口,让他停步呢?自然是女婿崔圆了。
崔圆昨天就从太极宫过来了,未来两个月,都会在兴庆宫巡查门禁,李隆基最信任高力士,高力士又信任崔圆,那麽上元节的防务,自然都是用最可靠的人。
萧灵是不屑说出自己是在交代崔圆,因为他觉得这个女婿丢人,拿不出手。
官员是有鄙视链的,中枢的就是看不上卫府的,因为眼下的卫府不比从前了,从前的卫府大将军,相当牛逼的,现在嘛,取而代之的叫节度使。
崔圆做为李瑁的好友,也是萧灵唯一可以探听隋王宅消息的线人,他需要知道,那个韩珠团到底会泄露出什麽样的秘密。
萧灵和杨慎矜在太府寺共事那麽多年,身上能干净到哪去呢?
连李林甫都不清楚。
随着乐声响起,所有官员纷纷起身。
六面巨大的团扇,将李隆基与他的嫔妃们遮挡着,缓缓朝着主位上行去。
等到抵达高台,扇开,所有人的目光几乎都落在了杨玉环身上。
因为她今天穿着的礼服,与她的身份不匹配,乃皇后礼仪。
朱红色的铀钗礼服,绣有十二行锦鸡花纹,内着蔽膝,长至膝盖,下盖之以裙裳,脚着朱红色履。
大唐皇后的标准服饰,分为深青色和朱红色两种。
深青为祭祀礼服,而朱红则是朝服或者宴会礼服,《大唐开元礼》记载:朱衣,排罗为之,制如青衣,宴见宾客则服之。
人家这个朱,与下面那帮贵妇人的朱色还不一样,杨玉环这个颜色深的发黑她的发髻很特别,可以说是今夜唯一。
将头发梳松,发端插上发环,环呈扇形,正中大,两边小,上饰金凤丶珠翠等首饰,后佩孔雀翎,两鬓戴步摇。
后世也将这种发式称为玉环髻或杨贵妃髻。
发髻上还有首饰花十二树,并两博鬓,戴丽水镇库紫磨金步摇,这便是白居易长恨歌当中的「云鬓花颜金步摇」和「翠翘金雀玉搔头。」
开元天宝时期,大唐女子的眉式特点叫做「青黛点眉眉细长」,也就是细长的画眉方式。
后世的影视剧当中,很多唐朝贵妇的眉毛是倒八字,甚至有些将武则天的眉毛也弄成了倒八字,其实那是中唐以后才流行的眉式,叫做「双眉画作八字低」。
眼下的杨玉环,可谓艳压全场,体态丰满丶娇憨可爱丶贵重端庄,华贵至极,天宫仙女也不过如此了。
当然了,能看清楚的,都是坐在前面的,后面的人和眼神不好的,只能看到李隆基的赤黄和杨玉环的朱红身影。
李隆基特别的开心,他开心的是,天下第一美人落在了他的手里。
没错,今晚所有的贵妇人在杨玉环面前,都要黯然失色。
杨玉瑶够漂亮了吧?跟在贵妃后面像个丫鬟。
武明堂目瞪口呆的望看那一抹朱红,后槽牙都快咬碎了,她嫉妒啊,老娘就算年轻个十来岁,也拼不过眼下这个骚狐狸。
不,不对,她一点都不骚。
天真无邪,憨态可,古灵精怪,温婉柔顺,怪不得能让圣人做出那样的事情。
武明堂下意识的看向不远处的李瑁,她也是外戚嘛,距离李瑁并不远。
「喷喷喷喷.....:」张盈盈不停的感叹摇头,口中故意发出喷喷喷的声音。
算是在埋汰李瑁吧,毕竟上面那个女人,李瑁也玩过。
「圣人丶贵妃,诸宫之主,上元安康,」
礼官唱喝一声,所有人都跟着又重新喊了一遍。
接着便是一拜稽首,再拜稽首,三拜稽首,便算是迎接皇帝入座。
也就是微微躬身揖手行礼,不用跪下,也不用磕头。
「诸卿上元安康,请尽兴,」李隆基摆了摆手,示意大家都坐,然后便笑呵呵的握着杨玉环的手入座。
教坊递上曲单,他要点曲儿了。
李隆基点的是他自己曾经创作过的一首乐词,并且已经改编成了乐舞。
叫做《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从前的上元节,开场一定是大乐,但今年不一样,竟是一首描述男欢女爱的小词,由此可见李隆基的心境发生了变化,他要开始沉迷于享乐了。
乐工舞伎纷纷登场,梨园子弟登台献艺。
一名容貌极为出众的女子,在场内翻翻起舞,舞姿舒展,细腻的步伐配合优雅的身姿,一下子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她的身上。
只见她展开歌喉,声线清脆如黄莺,激荡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