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律疏上没有这一条(2 / 2)

「朕在等太真回答呢。」

杨玉环一慌,抬头道:

「臣妾听说,严大郎是仰慕侯莫陈三娘的?」

「确有其事,」高力士微笑道。

这是事实,严武那小子就是在狂追人家,但是侯莫陈家里不同意,所以严武才想办法拐骗出来了,本意是私奔,结果事情闹得太大,为了避免给他爹找麻烦,这才下了狠手。

杨玉环接着道:「那麽臣妾便倾向于严大郎不是凶手,试问,又有谁会忍心伤害自己的心上人呢?既然侯莫陈将军失去了女儿,严大郎又失去了心爱的女子,不如.....

「不如什麽?」李隆基也好奇了。

杨玉环耸了耸肩道:

「不如两家结亲,摒弃前嫌,化干戈为玉帛。

NMLGB......老子勒死你,侯莫陈心中大骂。

李瑁却是一愣,好家夥,你这招绝了啊。

「太真娘子此言,可谓两难自解,」高力士鼓掌附和道。

高力士是包庇严武的,但是侯莫陈这边肯定也需一个交代,杨玉环看似乱点鸳鸯谱,实际上是帮圣人解决了一个麻烦。

虽然可笑幼稚,又不符常理,但这话又不是圣人说的,可笑也不是圣人可笑。

圣人还是圣人,小丑只是我们。

杨玉环的提议,侯莫陈超肯定是不乐意的,开特麽什麽玩笑,杀女仇人给我当女婿,亏你能说的出来?

李隆基呢,也不好当这样的月老,他也觉得挺扯的,假装责怪了几句杨玉环,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过杨玉环这麽一搅和,今晚的事情也就算是告一段落。

大家都没事,李隆基这次做了一个仁厚包容的君主,李瑁也顺利将张萱作画的事情搅和黄了。

对于李隆基来说,今晚最大的收获在于,李瑁的那句「贵妃」。

他已经动了恢复旧制的念头了。

出了兴庆门之后,侯莫陈超冷冷的注视着李瑁:

「隋王消息灵通,令人佩服,不过是谁给你放的消息,我一定会查出来的。」

李瑁翻身上马,笑道:

「冤家宜解不宜结,我倒是觉得太真真人的建议,非常合适,你可以考虑考虑。」

「放你的屁!」侯莫陈超顿时大怒。

李瑁一愣,直接跨下马来,一步一步的朝对方走去,表情冷峻,一副随时都是砍人的凶狠模样。

蒋将明见状,赶忙拉扯侯莫陈超:

「算了算了,你赶紧去回去吧。」

今晚本来不是侯莫陈当值,但是眼下既然来了,他也就不打算回去了,

身后便是监门卫和羽林军,当着这麽多人的面,他又是新官上任,不好在李瑁面前示弱。

只见他丝毫不让的与李瑁对视,双腿像木桩一样钉死在地上,注视着李塌步步逼近。

他在脑中在思索着,李瑁会怎麽对付他,是拔刀?还是手里的马鞭?

结果李瑁走近之后,直接一脚踢了出去。

呵呵...!.!下乘手段.!.:..侯莫陈冷笑一声,双臂猛地用力,身子前倾,硬抗下李瑁这一脚,整个身子纹丝不动。

他不敢还手,只敢还嘴:

「隋王的力气太小了,放在安西,连一个普通武卒都比不上。

李瑁笑了笑,不得不佩服对方强悍的身体素质,不愧是边疆打拼出来的:

「钢筋铁骨,不过如此,拔刀吧!

说罢,只听锵的一声,李瑁忽然拔刀,刀剑遥指对方:

「你要是觉得我不会下手,你就别拔刀。

话音刚落,李瑁直接一刀劈出,扫向对方脖颈。

侯莫陈超也没想到对方真敢在兴庆门下抄家伙,本以为对方是养尊处优的亲王,弱的一批的小菜鸡,于是想托个大,来个空手夺白刃,好引得满堂喝彩。

但是他一看李瑁的出刀方式,就知道这小子是个练家子,于是飞快拔刀,立刀格挡。

「当」的一声,侯莫陈超双臂一震,向后连退三步,不能置信的看向对方。

他知道自己吃亏在仓促应对,而对方又是全力一发,所以从场面上看,

好像是他力不如人,以至于落在旁人眼中,他输了一筹。

所以他期盼着李瑁再来,好让已有准备的他,找回颜面。

结果呢,李瑁直接还刀入鞘,一句话不说,就这麽上马走了。

好家夥,逼都让你装了是吧?侯莫陈下意识打量周遭众人,从人们的表情上不难看出,他们觉得自己刚才已经输了。

侯莫陈超愣住了,这个人这麽会掌握时机吗?恰到好处的落自己的脸?

那边厢,

李瑁他们已经转入街道走远,策马在旁的牛五郎凑过来嘿嘿笑道:

「怎麽样,麻不麻?」

李瑁下意识的揉了揉手腕,随即将横刀拔出,交给对方:

「你上你也麻。」

「哈哈:

牛五郎是用刀的行家,刚才只听双刀击打在一起的声音,就判断出其实是李瑁落在下乘,他接过横刀上手一模,惊叹道:

「好家夥,都砍出一个豁口,阿郎的臂力见涨啊,不过这个侯莫陈超手头还是够硬的,他本来可以硬接你这一下,但是本能驱使,后退以卸力,所以场面难看,阿郎见好就收,他现在一定铁青着脸,快气死了。」

武庆在一旁笑道:

「毕竟是安西出来的,常带兵的人,等闲七八个人拿不下他,今天是碍于咱们阿郎的身份,他不敢使力,真要是放开厮杀,咱们一伙人够呛能放倒,你看他的两条腿有多粗,这种人下盘太稳,极难对付。」

「我倒是没有你们看的那麽明白,」李晟在旁嬉笑道:

「我就觉得是咱们隋王占优,杀了杀侯莫陈的威风。」

李瑁哈哈一笑:

「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没办法,人家终究有丧女之痛,我也不好太过羞辱,但他又不肯罢休,只能是适当警告一下,严武那小子的屁股真不好擦,

我要是严挺之,得愁死。」

「我不喜欢这个人,」李晟皱眉道:

「不知真相时便不喜欢,现在知道人就是他杀的,更不喜欢了,阿郎何苦费心包庇呢?」

「为了朝局,」李瑁淡淡道:

「你还小,不懂这些,出身藩镇的人,很难习惯长安城的这些蝇营狗苟,成长经历不同,以至于认知也不同,你要是长在长安,便知严武做的那些事,都算小儿科了。」

边疆藩镇,讲究个直来直去,快意恩仇,所以他们常常被长安派去的人管理,因为自己人管的话,保不住一上头,就干出什麽出格的事情。

这就是宋江和武松的区别,梁山需要宋江,也需要武松,每个人都有其特定的价值。

李晟听不明白,只觉得自己很难改变对严武的印象。

而李瑁也不会纠正,每个人的喜好厌恶不同,你改变不了,再者说,他手下看严武不爽的,不只李晟一个。

翌日,

达奚盈盈派人通知李,他的那七千贯已经准备好了,会以隐蔽的方式给他送至府上,让李瑁做好接收准备。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李瑁的食邑,户部落实到位了,郭幼明又得跑一趟同州,将这些事情打理好。

「国宝郎没去兴庆宫?」

李瑁在皇城内巡视,遇到了从鸿胪寺出来的卢奂,于是上前问道:

「我听说你总是往鸿胪寺跑,你跟魏珏这麽熟悉?」

「我只是喜欢吃他那里的奶酪,」卢奂以一种玩笑的方式回答了李瑁的问题。

聪明人都能听的出来,人家是默认了。

李瑁与对方并肩而行,笑道:

「陇右那麽大的事情,你好像挺清闲。」

「胡说八道,我都快忙死了,」卢奂摇头笑道:

「五月份科举就要报名了,眼下掌铨选的四个人,三个在兴庆宫,我要再撒手不管,今年的科举还办不办了?」

李瑁开玩笑道:「也别太当回事,中了进士能如何?眼下也没有多少位置可以安排啊?」

卢奂叹息道:!「终需想办法的,参加科举的士子,人数每年递增,补缺却是每年递减,长此以往会出大问题,隋王鬼主意不是多吗?有没有什麽好的建议。」

「有!」李瑁果断道。

卢奂一愣:「你不是糊弄我吧?」

李瑁笑道:「我哪有闲心拿国家取士的事情糊弄你?眼下朝堂兼职的太多了,身兼数职者不在少数,户位素餐极为普遍,如果能颁发律法,禁止兼职,不就可以空出很多职位吗?」

「你说的轻巧,」卢奂摇了摇头。

他们这些官员的职责,是为国家解决问题,但绝不是给圣人提问题,君王永远是第一位的。

身兼数职这种现象,得利者是谁呢?是皇帝。

这是皇权集中的一种体现,将信得过的自己人安排好几个要职,以维护权利稳固。

以至于当下的大唐,朝廷机构管理异常混乱。

就比如那个蒋劲明的本官,门下省给事中,职责是审查行政命令是否违背国家走向丶朝廷方针及原则,以驳正违失,也就是说,他们对国家政令具备驳回的能力,有监督权。

但是真的有吗?

自从中书门下设立之后,国家政令就不经门下省了,留给门下省的不过是他们本省的政令,他驳什麽?驳自己吗?

所以基哥只要将中书门下牢牢掌握在手里,就等于掌握了国家,皇帝是轻松了,但造成的国家体制破坏,极其严重。

卢奂难道不清楚吗?有些事能看到,但是做不到。

「隋王异想天开了,你还是想点务实的吧,」卢奂笑道。

李瑁点了点头:「今晚有空否?一起饮一杯?」

「你府上?」卢奂道。

李瑁摇了摇头:「抱翠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