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尿不到一个壶里(两章并一章)
右金吾卫,一个将军致仕,长史被李瑁一棍子打死,都快乱套了。
眼前全靠窦和董延光在维持看。
当初与张一起离开公,去兴庆宫告状的右金吾官员,有七个,李瑁当时就说了,你们如果还能回来,我这个大将军就让给你们来做。
他们肯定是想回来的,但也知道回不来了,因为李瑁已经将他们的名字报至吏部,特别声明,这几个人,右金吾不要了,让吏部自己去安顿。
李瑁虽然是大将军,但对下属没有任免权,更剥夺不了人家的编制,不过他有权利选择用或者不用。
卢奂现在和李瑁是有勾结的,见到档案之后,自己直接批了,然后再上报中书门下审核。
「让郭子仪挂职右金吾将军?他可真敢想,」牛仙客阅罢卢奂递来的公文后,直接扔在一边,朝卢奂道:
「那是他的丈人,未免也太明目张胆了些。」
李林甫坐在公案后,闻言眉头一挑,若论明目张胆,没有比他更明目张胆的了,儿子女婿拼命的往皇城塞,长眼晴的都看到了,说到用人唯亲,谁不是用人唯亲呢?
卢奂笑道:「挂名而已,人在朔方又回不来,隋王此举,不过是担心这个位置下一任跟他不对付,让他在右金吾的差事不好干,能理解的。」
牛仙客闻言顿时一愣:
「你怎麽帮着他说话了?你们有交情?」
卢奂双手一摊:「隋王在右金吾这麽一闹,出缺多少,左相是心知肚明的,已经乱成一团了,巡京师,不能出纰漏,眼下如何给他补人是当务之急,邓国公致仕可是圣人的意思,圣人都在为隋王排除障碍,我自然需要顺应圣人心意。」
牛仙客呵呵笑了笑,看向李林甫道:
「这麽重要的位置,中书门下也做不了主,需上报圣人,但是这麽报上去,圣人会不会不高兴呢?隋王举荐的这几个候补,可全是他的人啊。」
这些缺员当中,只有将军和长史这两个位置,是需要李隆基点头的,剩馀的李林甫自己就可以做主。
但是他不敢啊,因为李瑁举荐了杜鸿渐丶郭子云丶郭幼明,也太明目张胆了。
李林甫沉吟片刻后,道:
「一字不动上报吧,请圣人决断。」
「那两个位置还好说,剩下的也劳烦圣人,是不是显得咱们太失职了?」卢奂笑道。
只是这一句话,李林甫瞬间意识到,李瑁和卢奂的关系绝对不寻常,因为对方明摆着是在帮李瑁。
一直以来,圣人对五品以下的官员任命,放权给了四个人,李林甫丶牛仙客丶陈希烈丶卢奂。
眼下卢奂已经批了,剩下三个人,再有一个批红,这几个官员的任命,
直接便决定了。
「事关隋王,老夫也不敢轻易拿主意,」李林甫皱眉看向卢奂:
「美轮一向稳重,今次怎的如此轻浮?」
卢奂笑了笑:「或许是因为,我比较欣赏隋王吧。」
「欣赏谁不行,你欣赏他?」生仙客忍不住笑道:
「多少人对隋王唯恐避之不及,你还靠上去了?」
卢奂挑眉道:「谁避之不及了?怎麽?隋王身上有虱子?」
「好了好了,你们俩论过头了,」李林甫沉声道:
「这一次肯定需圣人决断,有了这一次,今后事关隋王的事情,我们大概也能把握一个尺寸,自不必再辛劳圣人。」
说罢,李林甫叫来中书省一位官员,递给他那份公文道:
「圣人眼下就在花萼相辉楼,交给萧华,让他报上去吧。」
上元节过去了,李隆基眼下已经可以明目张胆的与杨玉环待在一起,
这老小子也是耐不住寂寞的主,刚才已经吩咐高力士和吴怀实准备一下,他要带着杨玉环姐妹三个,到曲江池泛舟游玩。
今年是开元二十九年,气候温暖,正月还没过,人们便已经开始减衣了兴许是节庆那几日,杨玉环太过贪吃,比之去年,又丰腴了一圈,李隆基坐在殿内,望着杨瑶和杨绛在帮着杨玉环挑选出行礼服,笑道:
「这个环字,用的是真好,太真再贪嘴,你那副玉镯就要戴不上去了。」
杨玉环闻言,转身冲着李隆基耸了耸鼻子,撒娇哼了一声,随后朝身边的姐妹道:
「这匹宋绢质地极好,裁剪成衣很贴身的,还有几匹,你们拿去也做件新衣吧。」
杨瑶为妹妹挂上披肩,笑道:
「那是圣人赏赐你的,我怎麽敢用呢?」
「哈哈.!.:.又不是什麽稀罕物,」李隆基慵懒的坐着,朝高力士摆了摆手:
「赐三娘丶十娘各十匹。」
高力士微笑点头。
宋绢,在大唐属于第一等的丝织品,市面上每匹的价格是一万三千钱,
也就是十三贯,而李隆基内库里面的,都是精挑细选的贡品。
三品官一个月的禄钱,才能买得起这一匹宋绢杨瑶拉着杨绛赶忙谢恩。
「玉环的礼服华贵奢美,敢问圣人,是不是有些不符礼制呢?」杨瑶俏皮笑道。
高力士撇了撇嘴,可不就是不合礼制嘛,那是宫妃的礼服。
李隆基一愣,指着杨瑶笑道:
「三娘真调皮,你不就是在问朕,太真会是何等位分?朕啊,偏偏就不告诉你。」
杨瑶拍马屁道:「什麽都瞒不过圣人。
这两人打趣的场景,让杨玉环都有些不适应了,我说老姐,你才来几天就这麽自来熟啊?
你就这麽不见外?
李隆基发觉杨玉环眉思索,还以为她对自己的答案不满意,于是安慰道:
「只要太真听话乖巧,多为朕弹奏琵琶,朕又怎会亏待?」
杨玉环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这时候,内侍来报,中书侍郎萧华来了。
李隆基也没有让杨玉环她们回避,就这麽当着三人的面,接见了萧华。
也难怪萧华进来之后一脸异了,平日不是一个人吗,今儿怎麽成仁了?
她们两个有什麽资格一直待在花萼楼?
那个杨孺人,可是隋王孺人啊?您是一点不避讳啊?
萧华脸色铁青,直接来了一句:
「国之大事,不宜有妇人在旁,请圣人准她们回避。」
他这个不叫骨头硬,只是讲礼法规矩,而且李隆基也不会生气,笑了笑道:
「让她们闹吧,朕喜欢喧闹,安静了反倒不习惯。」
萧华无可奈何,这世道真是变了。
李隆基接过萧华递来的公文,打量一眼后交给高力士:
「力士也看一看。」
这就是高力士牛比的地方,天下事,宫里的事,他都能掺和。
看过之后,高力士抬头警了一眼杨绛,将公文小心握在怀里。
「你看她做什麽?」李隆基笑道:
「说说看,其上内容,你有什麽想法?」
高力士低头道:「老奴没有想法。」
「没想法就是护,」李隆基伴装生气道:
「你呀你,总是想的太多,怎麽?牵扯到朕的儿子,你连话都不敢说了?」
高力士都被逼到这个份上了,只能回答道:
「十八郎此举,有些过于明目张胆了,几个位置都用自己人,恐怕右相都吓的不敢批了。」
这时候,杨氏三姐妹才纷纷停下手里的动作,不再说话,而是静静的关注着李隆基这边的动静。
「你以为呢?」李隆基看向萧华道。
萧华点头道:「臣附议高将军,不能这麽批,卢奂一向谨慎,这一次确实轻浮用事了。」
李隆基呵呵一笑,袖子一卷,以手托在脑侧,笑道:
「谈不上轻浮,不过是揣测朕的心意罢了,张致仕,是朕的主意,谁都能看得出,朕这是在为十八郎铺路嘛。」
高力士和萧华一愣,都不信他的鬼话。
「十八郎报上来七个人,这七个人什麽来路,你们大概也能猜到,」李隆基继续笑道:
「用人嘛,首先是要用做事稳当的,什麽人稳当呢?还是亲近之人嘛,
朕用高将军,萧侍郎,便是这个道理。」
萧华赶忙道:「臣蒙圣眷,无以为报。」
高力士点头道:「初任右金吾,诸般事务皆不熟谱,是该用些亲近,圣人准了?」
李隆基慢悠悠道:
「其他人准了,郭子仪就不要想了,难怪右相上报朕这里,十八郎最近脸皮是不是厚了点?他敢张这个嘴?」
李隆基明显并没有生气,所以高力士和萧华跟着赔笑。
「太子不是跟朕求过多次,想要给那个韦昭训升职吗?就让他去吧,至于长史的位置,让右相自己拿主意。」
高力士一愣,你还是挑唆他们兄弟俩斗啊?十八郎明摆着是在右金吾肃清异己,你倒好,又给他派过去一个异己。
萧华点了点,又问道:
「隋王的奏请里,希望张咱卸任,还需圣人决断。」
李隆基淡淡道:「你去问问张珀,看他乐意否,要是乐意,就卸任吧。」
好家夥,这事还能这麽干?萧华都有些懵逼了,你们父子俩玩的哪出?
一个是真敢说,想要一个将军滚蛋,还是驸马,另一个也真敢应,让我去问问那个将军愿不愿意滚蛋。
张咱岂不是要恨死隋王,挑事也不能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