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丢朕的脸(2 / 2)

李隆基哈哈一笑,亲自走上前来,先去扶杨天真,接着又抓着杨绛的臂膀微微用力,将其拉扯起来。

「还需劳驾朕,太真越来越调皮了,」李隆基说罢,示意李龟年他们继续排练,他则坐了下来,目光在杨绛的身上审视着。

「哼,」杨太真冷哼一声,走去鼓架,拿起鼓槌「咚」的敲了一下。

李隆基这才回过神来,哈哈一笑,抚须道「朕听闻,你去了蒲州,还去了洛阳?」

杨绛赶忙答道:

「回禀圣人,臣妾历时两月有馀,前往两地探望三位阿姐,刚刚才返回长安。」

「谁让你去的?」李隆基说这句话的时候,声线很柔和,脸上也带着微笑。

但是杨终听在耳中,无疑颇为受惊,她也是反应快,赶忙道:

「是九娘的嘱托,臣妾方有此行。」

杨太真姐妹四个,按照族内排行,分别是老大丶老三丶老八丶老九,这是亲姐妹,而杨绛这个老十,是堂姐妹。

「是我的主意,自打去了太真观,便鲜少有机会与亲人谋面,」老九杨太真一脸委屈道:

「三郎是知道的,奴家没有多少亲人了。』

三郎?杨绛浑身一震,出于本能的看了姐姐一眼,随即便意识到自己失态,

赶忙又低下头去。

李隆基将对方的神色看在眼中,却并不在意,而是点头道:

「是朕的错,今后十娘若再来探望太真,宫内不必阻拦。」

高力士在一旁俯身点头:

「老奴会安排好的。」

杨太真顿时一脸雀跃,脚步挪动仿若跳跃一般来至李隆基身前,俏皮的屈身行礼:

「太真替十娘谢圣人恩典。」

「瞧瞧?」李隆基顿时大笑,指着杨太真看向高力士:

「太真多滑头,朕明明是赏赐她,却推至十娘身上,枉费朕一番疼爱。」

高力士笑呵呵的点头。

他虽然已经习惯了圣人与太真之间相处的气氛,但是眼下隋王孺人在场,似乎不合适吧?

杨绛回去之后,若是将所见所闻告知十八郎,十八郎作何感想呢?

李隆基似乎并不想给姐妹俩单独谈话的机会,而是拉着杨太真继续排练歌舞,准允杨绛一旁静观。

杨绛眼下可谓是如坐针毡,浑身不得劲。

这一次出门送礼,除了三姐杨瑶之外,其她两个都不太顺利,她们似乎不愿与隋王建立交情,甚至捎带着对她都有些排斥。

唉.....人心不古啊,不管怎麽说,我在隋王宅一天,隋王与你们都是沾着亲戚的,何必如此呢?

这是非常难熬的一个下午,杨绛坐的屁股都麻了,却只能硬挤出一张笑脸注视着圣人与九娘研讨声乐。

直到傍晚,李隆基累了,意犹未尽的令内侍准备吃食,这才重新关注到杨绛:

「十八郎近来都在做什麽?」

杨绛赶忙回答:

「回禀圣人,臣妾新返,尚不知详情,不过隋王不常出门,臣妾还是知道的,大多时间是在家中。」

「在家中作何?读书?」李隆基挑眉道。

杨绛赶忙摇头:「多是饮酒.......额.......还有与属官们打趣闲聊。」

李隆基冷哼一声:

「他倒是够清闲的,朕不是给了他一个差事吗?」

高力士闻言,探身道:

「左卫府下番之后,如今是没有什麽事情的,不类其它卫府,并无巡缴京师之责。」

李隆基皱了皱眉,看向杨太真道:

「一个珍丞,一个勋一府,朕本欲令其历练,怎知却愈发清闲了,太真说,朕该给十八郎一个什麽职位呢?」

这句话一出,高力士和杨绛,全都呆住了。

这话不好回答啊。

杨太真若是帮李瑁说话,便应了当年张九龄栽跟头的那句「虽离乃复有私」,若是李隆基察觉杨太真心里还对李瑁念旧。

两人都得完蛋。

高力士正要接话,将事情揽过去,结果却被李隆基一个眼色给吓了回去。

「太真,朕在问你呢?」李隆基柔声笑道杨太真的心思反而更为简单一些,闻言嘴角一撇,撒娇道:

「隋王是三郎的儿子,又不是奴家的儿子,三郎何必问我呢?」

「哈哈......」李隆基顿时捧腹:

「说的是,是朕为难太真了,子不教父之过,高将军,那就给隋王安排一个可以巡缴京师的职位,朕担心他闲的久了,玩物丧志,在外面丢朕的脸。」

高力士捏着汗的手掌心缓缓松开,赔笑道「老奴一定安排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