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大马小马雷子东子齐呼教父(保底1更)
见平安叔一脸严肃的样子,魏明斗胆问了一句:「你让人家给撸啦?」
「去你的,平调,是平调。」
他告诉魏明:「学校决定成立一个生产管理处,由我担任处长,而且是直属校长领导。」
魏明神情一震:「这是好事啊,以后你这就是独当一面了!」
以前校务部综合办主任有点像是大管家的意思,而现在嘛,也算是一方小诸候了。
平安叔依然严肃:「突然挪了窝,还真有些不适应。」
「那这个新岗位是干什麽的啊?」魏明又问。
「就是管理学校那些产业的,再直白一些讲,就是搞钱的。」
这也正是平安叔发愁的重要原因,虽然让他独当一面是提拔的前兆,但他以前没干过这种事啊。
资金一直是高校需要面临的一大问题,即便强如清北,也成天叫唤着钱不够用,引进设备要钱,引进人才要钱,盖房子要钱,提高职工福利要钱,送留子出海要钱,所以钱没有够用的时候。
魏明前世90年代二度进京的时候,平安叔好像并不在生产管理处,也不知道是调离了,还是这一世的蝴蝶效应。
但他知道平安叔退休的时候也就是副厅级别,享受厅级待遇,没能当上副校长是他的遗憾。
而今世,在这个新岗位上如果能大放异彩的话,说不定会有机会更进一步。
于是去西安的这一路上,叔侄俩重点讨论高校该怎麽利用科研成果进行民用化赚钱。
「我觉得计算机肯定是未来的大趋势,我听那些留学生朋友提到过国外,尤其是美国电脑市场的繁盛。」
苹果公司76年成立!
微软公司75年成立!
1BM公司11年成立,而且明年就要推出个人电脑!
这个市场马上就要进入蓝海了!
「看得出来你很看好这个方向,你在《黑猫警长》里就提到了那个基于大数据开发的智脑。」
「嗯,不过说那个还太早了些,起码几十年内看不到成果,就说眼巴前的,
王选老师的中文雷射照排系统如果能够商用,前景肯定会非常好的,我们现在的出版效率太慢,成本太高,品质也差,这方面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也是雷射照排技术的盈利空间。」
未来北大方正就是靠看这项技术起家的,虽说这家校办企业最终干黄了,但成立之初的十馀年内名头还是非常响的,提前搞出来足以成为平安叔的普升之阶。
而且魏明虽然不是搞科研的,起码也熟悉未来计算机和网际网路发展的趋势,
自己从旁指点指点,说不定这家校办企业能越办越好,避免未来的尴尬结局。
以后平安叔直接取代柳传智成我一代企业家教父,被大马小马雷子东子等人顶礼膜拜也不是不可能啊!
所以接下来魏明又提到了「汉卡」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这就是蹭课多的好处,虽然这些东西了解的不够深入,但吹牛逼足够了。
平安叔是个电脑盲,雷射照排技术是本校在主导的研究项目,他起码听说过,不过汉卡就不太懂了,他赶紧掏出小本本做笔记,都是知识点啊!
当然,高校想要赚钱,并不是只有计算机这一条路,生物丶化学丶物理,哪一方面的研究都有商业化盈利的可能性,只不过计算机处于风口上,可以飞得更高更远,也更引人注目,容易出成绩。
平安叔也明白这点,所以听的很认真,并决定回学校就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他还开玩笑道:「你小子很有见解嘛,要不回头我把你弄进生产管理处好了。」
「那能随便请假吗?」
「这个嘛,那你还是在校刊社待着吧。」平安叔苦笑摇头。
魏明在别的岗位摸鱼无所谓,如果成了自己手下的兵,他这个当叔的反而不好对他太松懈。
魏明就知道他会这麽说。
不过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现在您不在综合办了,我以后工作调动是不是就没那麽容易了。」
「放心吧,」魏平安笑道,「我之前已经和图书馆的谢馆长打过招呼了,只要你考上图书馆系的函授班,开学之后就把你调到图书馆去,边干边学嘛。」
图书馆学生特别多,书也多,有些工作其实很繁忙,但也有一些工作非常清闲,比如魏明之前去的库本室,因为去的人少,所以基本没什麽工作量,接待的大多是老师,很适合他摸鱼写小说。
至于完全脱离北大做个自由人,暂时还不考虑,没了单位,出门在外可太不方便了。
而且魏明现在是北大的一块金字招牌,北大也在各方面支持魏明,大家互相利用也互相成就,目前还挺好的。
从燕京到西安的这条路线魏明年后已经走过一次了,所以每到一站都有种熟悉感,就连食堂车厢的工作人员都是熟面孔。
火车上也遇到了一些有趣的人,有两个歪果仁夫妇从太原上车,自称是美国人,手里还拎着两瓶醋。
改开后在国内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不过基本都集中在北上广以及桂林这些地方,来太原的肯定不会太多,而且两位基本不懂中文,也没带翻译,甚至都不知道这趟火车要把他们拉到什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