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方哥只记得不敬酒的,东南亚药材市场的消息(2 / 2)

唯独萧承志这位广州名医邓铁涛的高徒,同时又是京城四大名医之首萧龙友的亲孙子,像是完全隐身了一样,全程站在一旁观看。

但是这种情况就更是能说明问题了,萧承志完全没有找到方言的错误。

甚至连指点一下,逼逼两句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萧承志装的很到位,大多数时候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还是很有高手风范的。

不过他全程隐身就不是高手了,至少也该指点两句,才是能显得出高手风范嘛。

很显然他是害怕像杨景翔那样,指点没指点到,反倒是被衬托的像个棒槌。

能够今天站在这里拿通知书的人,没一个人是傻子,大家都聪明着呢。

这会儿和方言打个招呼,总归是没有错的。

大家都在敬酒,你躲在一旁装高手,或许方言记不住敬酒的人,但是他肯定会记住没敬酒的人。

没见到副校长王玉川教授那几个徒弟,一个个都跑到方言身边敬酒了吗?

喊的还是「方哥」。

这还看不出问题吗?

……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当然了作为当事人的方言,确实没有那麽多内心戏,他只是在想,刚才敬酒的新同学里面,好几个都是前世大佬级别的人物,自己只能听他们徒子徒孙的讲座。

谁能想到,他们现在居然跑到自己面前来敬酒,求脸熟了。

「对了,方哥,明天我去什麽地方找你?」这时候张延昌对着方言问道。

「嗯?」方言一怔,看向张延昌。

张延昌提醒道:

「我不是要跟着你学习嘛?」

方言这才反应过来。

喝了点酒有点走神,他略微思索后就说道:

「明天你先处理上学事儿吧,后天早上你到协和中医办公室找我就行了。」

张延昌听到后点点头,他明白了方言说的事儿。

方言说的处理上学事儿,其实就是转户口,这是必须要做的。

在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后,入学报到之前,他们入学的大学生凭录取通知书并带上户口簿,要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报迁出登记。

这事儿就是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就要着手办理。

通常派出所经审查覆核后,会签发户口迁移证件,并注销原户口,然后向学校户口管理登记机关递交户口迁移证件及录取通知书,由学校户口管理登记机关负责办理集体入户登记手续。

转移户口后,学生的粮油关系会转到学校,由学校统一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供应粮食丶食用油等生活物资。

国家根据学生的定量标准,提供相应的粮票丶油票等票证,保障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

另外国家实行人民助学金政策来资助大学生。

教育部印发相关通知统一规定,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助学金的基本发放标准。

高等学校学生全部发放人民助学金,其中非师范院校学生每人每月 12元;师范院校本科生每人每月 14元,专科生每人每月 16元;升入高等学校的在职干部每人每月 32元。

相当于上了大学就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对于多数人,这钱还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而且这年头毕业时,国家根据计划统一分配工作,学生的户口会根据分配去向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

一条龙安排的明明白白。

当然了这是一般学生的正常流程。

方言有自己的计划。

吃完了午饭后,好多的老教授们都回家休息,今天毕竟是周末,高强度义务劳动搞了一上午,也是相当累了。

方言和其他人告别后,也骑车往家里而去。

今天家里家里军区大院那边的谷老,还得过来治疗年轻时候渡河造成的老寒腿。

上次复诊后张老的病已经好了,只有谷老的稍微还需要一些治疗。

不过依旧不是什麽大问题。

回到家里的时候,果然谢老和谷老还有张老已经到了,这三个老哥们儿又在逗赵正义。

方言进门后和他们打了个招呼,小老弟就告诉方言,今天香江又给他发电报过来了。

电报就放在书房里面。

今天虽然是周末,但是因为学校通知书政策的影响,邮电局周末也有人派送。

香江来的电报,不用想,肯定是乐苗发过来的。

方言先和三个老爷子招呼一声,然后让他们稍等等一会儿,告罪一声方言就到了书房里面,这时候看到媳妇儿正在写东西。

对于创作这块儿,女王大人像是也找到了乐趣。

看到方言回来,媳妇儿对着他招呼了一声,起身要让出座位,方言将她按下,然后拿起桌上的信封当着朱霖的面打开了。

只见到上面写着:

日丶韩药材商于东南亚疯抢虎骨丶犀角丶牛黄丶熊胆丶麝香,少量易寻,量大需与彼争,价涨,不急缓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