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公若不弃,我愿当小弟(月票加更)(2 / 2)

或者是中药产地有问题,药效不够?

就在张延昌和萧承志内心戏的时候,方言却和之前治疗其他人一样,无悲无喜,不慌不忙的对患者说道:

「我们先不管前面的医生得出的结论,你把舌头伸出来我看看。」

「哦哦,好!」患者点点头,听话的伸出舌头。

舌淡红,苔薄白。

接着方言又给他左右两只手,分别切了脉。

脉沉迟。

然后又让患者站起来走了两步,接着方言伸手在患者背上脊柱开始摸了起来。

他用的是罗老太太教的触诊法,确实发现四五节腰椎有形变,这也正是患者行动佝偻的源头。

方言点点头,然后开始在自己的医案上写了起来。

患者面色苍青,身体消瘦,腰部冷痛,转侧弯腰困难,腿屈伸不力,发麻,多汗,行动佝偻,四肢清冷,脉沉池舌淡红苔薄白。

辩证为:寒痹。

患者因为外出夜宿车上,不慎受寒湿侵袭蕴结肾府,导致伤及肾阳,筋脉凝滞,气血运行不畅。

治疗方案为散寒除湿,通络宣痹。

看到方言写的东西后,张延昌和萧承志两人表情各异。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张延昌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而萧承志则是一脸愕然。

这个辩证和之前医院的辩证,还不是差不多?

方言可没管他们怎麽想,已经开始了写上了药方。

麻黄,川乌头,老鹳草,伸筋草,防己,木瓜,黄芩,生地黄,黄芪,砂仁,甘草,狗脊,桑寄生,党参,丹参。

又是一共15味药,没有遵照13味的开法,不过后面三人也没关注这个,萧承志看了方言开的方子中,头两味就是带毒的中药。

终于发现方言开药的一些规律了,那就是很喜欢用毒。

这时候,另外一边的张延昌忍不住对着方言问道:

「方大夫,您这方子有什麽讲究吗?」

其实他想知道方言的用药思路。

他家里祖传就是治疗风湿类疾病的,这手段多的是,但是方言这方子,开出来格外是个风格。

给人一种又重,又稳的即视感。

让张延昌这个习惯了家学药方后的人,忍不住生出了学习新思路的心思。

此时他已经不叫方同学了,改叫方大夫了,这是打内心里觉得,这位的手段和自己不是一个层面的。

方言听到后,也没藏着掖着,对着张延昌说道:

「患者寒湿侵袭蕴结肾府,腰背转侧不利,疼痛为主,必须用到麻黄丶乌头此类中药才能逐寒除湿。」

「这种病的根源在肾脏,不是像皮毛受到外邪侵袭那样,发一场汗,针灸几次,拔下火罐就能治好,之前他治疗的方子我虽然不知道,但是我听到医院针灸,拔火罐,我就猜得到他们治疗思路,所以我这里用黄芪和生地黄来培补人体的元气,慢慢地进行调理治疗。」

「用防己和木瓜来去除体内湿气丶通利关节,缓解肢体疼痛麻木。老鹳草和伸筋草,能去除湿气丶疏通经络。黄芩和甘草,用来防止麻黄和乌头的辛热之性过于发散,以免损伤身体正气。」

「另外砂仁能燥湿丶使脾胃恢复运化功能,防止体内原有的湿气和外界侵入的湿气相互交结。然后还需要注意的是,寒湿之邪侵入肾脏,必然会损伤肾脏,所以加用狗脊和桑寄生来补益肝肾丶强健脊柱,增强肾脏功能。最后再用党参和丹参来补气丶疏通经络,巩固治疗效果,使病情不易反覆。」

听到方言前前后后将开药思路理顺,张延昌恍然大悟。

没想到方言能从刚才患者只言片语的描绘中,猜到之前医院治疗的方针。

关键是不得不佩服他,说得还挺有道理。

此刻的张延昌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他对着方言拱拱手说道: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方哥,我听说你还在协和坐诊,你要是不嫌弃,我去给你当个助手。」

方言一怔,有些错愕的看向张延昌。

这位前世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华夏民族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会长……现在主动要给自己当助手?

萧承志和杨景翔也有些懵逼的看向张延昌。

不是……哥们儿,大家见面才半天不到,你这就去抱人家大腿了?

你就这麽想进步吗?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88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