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立规矩(1 / 2)

青仙问道 中原五百 4107 字 4天前

第283章 立规矩

应天府,这座繁华的南都,一处酒楼内人声鼎沸。

许多士人汇聚于此,他们身着长衫,头戴方巾,脸上带着文人特有的自负与忧国忧民的神色。

「国朝从来没有因言治罪的前例,徐公明这次,无疑是坏了规矩。」一名士子猛地站起身,双手挥舞着,慷慨陈词,脸上满是激愤之色,仿佛受到了莫大的委屈。

酒楼内的气氛瞬间被他点燃,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哎,徐公明坏规矩的事,不止干过这一次。」另一名士子轻轻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与感慨。

不久前,徐青还是他们这些南方士人的偶像,名震天下的徐六首丶冠军侯,他的才学丶他的风度,都让这些士子们敬仰不已。可如今,徐青的一系列举措,让他们心中的偶像瞬间崩塌。

在他们看来,大家不过是对时事发表了一些看法,说一说放弃北方的利弊,徐青就这样雷霆手段,大肆抓捕士子丶查封报房,实在是太过分了。

「真以为是周厉王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有人小声嘀咕着,声音里满是不满。

「这是僭越……」又有士人愤愤不平地说道,可话还没说完,就被旁边的人赶紧拉了拉袖子,示意他小心。

跑堂的夥计早已注意到这边的动静,赶紧指着酒楼大堂高悬的条幅,上面写着「莫谈国事」四个大字,神色间带着些许警告。

「就谈……」一名年轻气盛的士子猛地一拍桌案,声音在酒楼内回荡。

恰在此时,楼下大街上传来一阵嘈杂声。

众人纷纷探头望去,只见一队被抄家的士人正被官差押着走过,周围一群无知百姓,有的捡起地上的烂菜叶,狠狠朝他们扔去,偶尔还有人从篮子里掏出鸡蛋,用力砸向那些倒霉的士子。

不得不说,应天府不愧是富庶之地,居然有百姓舍得用鸡蛋来发泄情绪。看到这一幕,说话的士子声音一下子小了许多,脸上露出一丝惊恐,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下场。

众人都心照不宣,不敢再大声议论,只能用眼神交流,那眼神里,有愤怒,有无奈,也有一丝恐惧。

酒足饭饱后,他们踏上回家的路,又得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礼部下了批文,鼓励士人之间检举告发。若是普通生员告发有功,可以命地方府学酌情考虑升为廪生。生员秀才也是分等级的,廪生丶附生和增生,其中廪生是真正吃皇粮的,每个月都能从官府领到补贴。

这个批文一出来,就像一颗重磅炸弹,直接命中了南直隶士人的要害。

「公器私用,倒行逆施……」有士人咬牙切齿地骂道,可也只能压低声音,一个人在家里偷偷骂了。

他们深知,如今的应天府,已经是徐青的天下,稍有不慎,就可能招来大祸。

应天府,临时内阁。

这里气氛紧张,内廷的阁臣丶六科给事中以及司礼监的太监们,一个个愁眉苦脸,头都大了。

他们心里都在想,冠军侯也太能搞事了吧!这边对士子的抓捕行动还没结束,马上又要推行一条新的变法政令——吏员选拔考试。

这不就是胥吏的科举考试麽!

以往国朝的胥吏都是默认的世袭制,徐青的复社虽然撬开了一点口子,但总体上还是地方胥吏家族占据主导。

本朝甚至有胥吏通过更改户籍,改名换姓,直接当上了驸马,足见胥吏的能量之大。

他们在地方上一手遮天,甚至有胥吏大放厥词:「县尊是庙里的神像,只负责收贡品,我们这些吏员才是庙祝,才是真正掌权的。」

许多地方的实情也确实如此,没有本地胥吏的帮助,堂官连税都收不上来,被本地豪绅坑得团团转,还不知道原因。

吏滑如油,可不是一句空话。

徐青搞吏员选拔考试,还限定了考生的范围,只能是生员。

除此之外,他还打了一个补丁。以前的吏员是没法当官的,顶多有一番奇遇,如当年李老爷那样,当个典史,已经是吏员能触及的天花板了。

现在徐青打破了两者的限制。

不过这事也不算徐青坏规矩,因为前朝许多大官都是从刀笔吏起步的,以前并没有官吏分流的说法,本朝反而是特例。

但本朝自有国情在此,读书人实在太多了,连许多举人想升上去都千难万难,怎麽可能给吏员升迁空间呢?

其实国朝之初,也是官吏不分流的,后面是形势所迫,不得不分。

何况朝廷里的大佬越来越多是科举出身,人家千辛万苦考科举,凭什麽跟下等的吏员一样的待遇?

若是以往,徐青要拿出吏员考试制度,那肯定是千难万难。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因为大军已经集结,粮草已经准备好,要是其他人敢闹,这大军指不定是北上解京师之围,还是南下镇压反对势力。

刀子治不了人心,却也能逼着下面的人做一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