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本朝之前,若是有人能掌控这些关键之地,那便足以称得上是「中国」之主。所谓「中国」,乃天下中央之国也。
权势的滋味,犹如醇酒,一旦品尝,便让人心醉神迷,难以割舍。
玉亲王接手京师的权力之后,大展拳脚,着实做了一番大事。在一位来自雪域丶法号善智的喇嘛支持下,他精心建立了一个恐怖的情报组织——血滴子。
这个组织行事隐秘,手段狠辣,比起内厂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时间,整个北方都笼罩在血滴子无形的阴影之下,令玉亲王的意志得到贯彻。
身为监国,玉亲王所能调动的人力丶物力,远非昔日身为普通亲王时可比。
而且,老首辅张太阿苦心经营下,在北方为变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北方的清田和一条鞭法推行得极为顺利。
加之朝堂大力推行铸造万寿银币,一时间,大虞朝南北两京,银钱充裕。
然而北方的权贵丶豪绅们却隐隐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如今南方发展势头迅猛,各种机关术丶火器不断推陈出新,使得北方原本引以为傲的军事力量,在面对南方时,也逐渐失去了优势。
北方虽也涌现出不少新机关,可这些机关所带来的财富积累,与南方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南方更是凭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海贸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也是大虞朝最大的消费市场。
商业的繁荣,使得南方的财富如滚雪球般越聚越多。
反观北方,虽然也建立了许多工坊,可商业氛围远不如南方成熟,货物的流通和财富的积累都受到诸多限制。
北方的权贵丶豪绅们心中满是忧虑。这场由北方发起的变法改革,在老皇帝和徐青的推动下,改革的重心正悄然向南方转移。
他们最为在意的,是老皇帝迟迟不肯北归的举动。莫非老皇帝有重新定都应天府的打算?
这个念头一旦在他们心中种下,便如同野草般疯狂生长。
对于北方的权贵豪绅而言,若真的迁都,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
没有了京师的光环,北方将失去南方在财力上的大力支援,更可怕的是,他们将彻底淡出大虞朝的权力核心。
无论从经济还是政治层面来看,这都是他们绝对无法容忍之事。
而九边的将门世家,对此也是颇有微词。
两百年来,这些将门世家凭藉着边患,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逐渐形成了挟边患自重的局面。
京师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堪称国门。
一旦边患爆发,敌军便能长驱直入,直接威胁到大虞朝的统治核心。
这种特殊的地缘政治,使得边镇将门愈发跋扈。
他们心里清楚,朝廷离不开他们的军事力量,因此索要的军饷一年比一年多。可奇怪的是,边患却从未因此减少,反而愈演愈烈。
如今的边镇,已然成为大虞朝沉重的负担,压得朝廷有些喘不过气来。
哪怕西北灾民遍野,饿殍满地,朝廷也不敢短缺边镇的军饷,生怕这些将门世家心生不满,引发更大的乱子。
…
…
在北方权贵与豪绅们忧心忡忡丶九边将门世家心怀不满的微妙局势下,玉亲王在京师的府邸中,正与善智喇嘛闭门密谈。
摇曳的烛火将二人的身影映在墙上,显得格外幽深。
「大师,如今南方发展迅猛,父皇又久居南方不归,北方人心惶惶,边镇将门也蠢蠢欲动,依你之见,本王该如何应对?」玉亲王眉头紧锁,眼中透露出一丝焦虑以及一丝不可觉察的期待。
善智喇嘛微微眯起眼睛,手中转动着佛珠,缓缓说道:「王爷,当下之势,南方已然崛起,难以遏制。但北方根基深厚,也不可小觑。王爷身为监国,当以稳定北方局势为首要任务。边镇将门虽跋扈,却也可加以利用。」
「利用?如何利用?」玉亲王追问道。
「边镇将门在意的无非是权势与军饷。王爷可向他们承诺,若能协助稳定北方,日后必在朝堂为他们争取更多权益,甚至可许以一些地方的管辖权。比如前朝藩镇节度使的待遇。如此一来,他们便会站在王爷这边,为王爷所用。」善智喇嘛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玉亲王沉思片刻,微微点头:「此计倒也可行。只是南方那边,父皇与徐青掌控着局势,本王又该如何制衡?」
「南方的关键在于徐青。此人如今风头正盛,手握南方大权,又深得陛下信任。王爷可暗中指使血滴子,搜集徐青的把柄,一旦有机会,便可在朝堂发难,削弱他的势力。」善智喇嘛压低声音说道。
玉亲王苦笑一声,「大师可能不清楚徐青此人在父皇心中的地位。在本王看来,除非徐青亲自发动类似玄武门之变的政变,否则父皇绝不会相信徐青有造反的企图。」
善智喇嘛:「陛下何以对徐公明如此信任,难道真如传闻所言,他是……」
关于徐青是老皇帝私生子的消息,在大虞朝的民间有不少市场,许多权贵士绅豪族也暗自有类似的共识。
否则没法解释老皇帝对徐青的信任。
玉亲王:「三十多年来,父皇宠幸了不少人,可后宫再没有诞生过皇子皇女,徐青的年纪不过二十左右,怎麽也是对不上的。虽然本王也不清楚为何徐青能深得父皇的信任,但徐青处于的位置,正是处处针对本王。哎……」
「不错,自来天子和储君之间,矛盾都是伴随年月增长,越来越大,直到无可调和。即使解决了徐青,也无法打消陛下对王爷的猜疑。」戴先生轻叹一声,悠悠地走出来。
善智喇嘛很清楚,这个戴先生乃是玉亲王心腹中的心腹,远比朝堂中,另一位状元出身的工部侍郎沈墨更受玉亲王信任。
玉亲王许多谋划,都出自戴先生的手笔。
而玉亲王之所以愿意接纳他,也是戴先生为玉亲王分析局势之后,玉亲王自己做出的选择。
天家无情。
戴先生已经看透了老皇帝的意图。
皇孙的出世,无疑是玉亲王走向末路的开端。
玉亲王也是从这一刻开始心死。
他没有选择坐以待毙。
戴先生其实知晓玉亲王胜算渺茫,但为了报答玉亲王知遇之恩,没有选择离开。
其实他内心中,真正的明主另有其人,只可惜忠臣不事二主。
他只能跟着玉亲王一条路走到黑。
善智喇嘛闻言一笑,「王爷虽然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不过徐青作为陛下最得力的爪牙,一旦被除掉,对于王爷是大为有利的。我这也有一个好消息奉上,必能解王爷的心忧。」
「大师有什麽好消息?」
「不久前长白山的魔宫之主元神化身遨游世间,曾在南洋与徐青交手,这次魔宫之主虽然退去,但已经在徐青身上种下先天神火咒,一旦等宫主出关,便能在恰当时机引发先天神火咒,令徐青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黑山老妖?」玉亲王震惊道。
戴先生则神色平常,他早猜出,善智喇嘛明面是雪域密宗活佛的人,实则背后另有大人物。
果不其然。
善智喇嘛实是黑山老妖埋在大虞朝京师的一枚重要棋子。
这位威震天下的恐怖存在,当世第一强者,竟也如此忌惮徐青麽?
戴先生心中不免感慨,更加深了忧虑。
他不信黑山老妖能凭所谓的先天神火咒就把徐公明收拾了,这不现实。
哎,这局势愈发复杂艰难。
哪怕他看透重重迷雾,依旧对玉亲王的结局感到悲观绝望。
这是人世间最惨痛的事。
明知道结局,依旧得如飞蛾扑火,义无反顾。
纵然心内无比绝望和沮丧,戴先生也不会向玉亲王透露半点。
此外,在他看来,哪怕玉亲王失败,依旧有血脉留着,甚至很有机会踏上大位。而且他根据种种蛛丝马迹判断出一件事,陛下必定掌握着一种无比可怕的力量,才能对徐公明推心置腹,不怕徐公明反叛。
无论是玉亲王,还是徐公明,都是陛下的工具罢了。
而且玉亲王监国后的种种举措,其实仍旧是陛下的一个局。
戴先生看得越透彻,心中对陛下的敬畏越深,也越不敢揭开真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