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改弦易辙(2 / 2)

隋朝的棋局 高月 2519 字 8小时前

李密点点头,「我试试看吧!」

李子雄果然答应了李密的劝说,他托话给杨玄感,想和他谈谈,杨玄感大喜,连忙把他请到自己大营。

李子雄喝了口茶,缓缓道:「我有几句肺腑之言,不知明公可愿听?」

杨玄感连忙抱拳道:「请老尚书明言!」

李子雄缓缓道:「如果明公想做大事,首先要有根基,通俗点说,就是要走自己的地盘,就像晋王经略江南一样,整个江南都成了他的地盘,朝廷也拿他无可奈何,明公一直盯着洛阳不放,就算攻下洛阳又能怎麽样?洛阳能成为明公的根基?洛阳城内的权贵士族会拥戴明公吗?一旦天子率大军杀回来,天子军队大部分是洛阳子弟,洛阳民众会帮助明公拼死抵抗自己的子弟军队?」

李子雄的一连串反问重重敲打在杨玄感心中,杨玄感终于醒悟,他连忙问道:「恳请老尚书指点,何为根基之地?」

李子雄笑道:「河北丶中原虽然人口众多,土地富庶,但那里是四战之地,无法立住根基,陇右丶河西虽然安全,但地处偏僻,人口太少,养不了军队,在我看来,天下有六大根基之地,上等为三处,一是关中,其次江南,三为巴蜀,次等也是三处,一曰河东,次曰荆襄,再次幽州,目前距离明公最近之处便是关中,明公为何不去关中,据三辅之地,养精蓄锐,以成大业?」

杨玄感听得如梦如痴,半晌起身道:「前辈金玉之言,玄感如醍醐灌顶,他日有成,必重谢前辈!」

李子雄捋须又道:「如果明公决定去长安,我建议明公走武关道,崤函道很难,潼关更难攻打!」

「我明白了,前辈可愿跟我去长安?「

李子雄摇摇头,「我老母亲和妻儿都在洛阳城内,我只能祝明公一路顺风!」

杨玄感也不勉强李子雄,派人把他送出军营。

杨玄感随即把李密找来,对他道:「既然攻不下洛阳,我也不想久留,我们立刻去关中!」

李密大喜,「此乃上上之策也!」

杨玄感望着洛阳巍峨的城墙,只得长叹一声,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大军收拾行装,准备向武关进军!」

杨玄感也打算走武关道,就在这时,他的兄弟杨民行赶来了。

大帐内,杨民行对杨玄感道:「家族已招募五百精壮武士,愿意协助兄长夺取函谷关,兄长大军到函谷关,我们里应外和夺取函谷关,再派奇兵偷袭潼关,潼关唾手可得,兄长为何要舍近走远去武关?」

杨行民的话劝服了杨玄感,他又改变了主意,不再去武关,大军改走崤函道。

次日一早,十几万大军改道向长安进发,潼关主将是名将陈棱,他同时也负责函谷关的防御,陈棱手中有一万军队,他早就知道杨玄感造反攻打洛阳的消息,便知道杨玄感一旦攻不下洛阳,肯定会率大军来关中。

陈棱得知杨玄感动身的消息,立刻下令全军严阵以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