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玄感鼻子一酸,心中感动之极,他的朋友很多,都只是口头上表示支持自己,但真正从行动上支持自己的,也只有李密一人。
「感谢贤弟雪中送炭,我们请堂上坐!」
杨玄感请李密到贵宾堂就坐,杨玄感道:「天子不仁,民怨沸腾,我想救天下苍生于水火,奈何冷嘲热讽者多,真心支持者少,心中失望啊!」
李密微微笑道:「做大事就像水中行舟,风平浪静时,船只确实行走艰难,可一旦起风,那大事就成了。」
杨玄感恍然,「贤弟说得有道理,但不知什麽时候才有风呢?」
「快了,这次东征若败,天下沸腾,大隋根基必将动摇,那时就会起风了。」
「有这麽严重?」
李密淡淡道:「虽说胜负乃兵家常事,但也要看和谁作战,什麽性质的战争,如果是和异族作战就不一样了,若只是小规模作战失败,大家也能原谅,可这次天子出兵五十万,强征民夫百万,以举国之力攻打高句丽,这样的国运之战若惨败而归,会几个人轻描淡写地看待此事?」
「不错!举国之战,代表了大隋王朝之尊严,若惨败而归,天子没法向国人交代,下罪己诏也不行。」
李密冷笑一声道:「以他的为人,他会向天下下罪己诏?他才不会,都是别人的错,他永远是对的。」
杨玄感点点头,「如果是那样,风真的就起来了。」
李密又道:不过现在兄长要做的事情就是低调隐忍,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来临,尤其不能让天子发现你的意图。」
杨玄感默默点头,「他也感觉自己必须要尽量低调了。」
五月下旬,天子杨广率领二十万大军抵达辽东燕郡,自此,五十万大军和一百一十万民夫已经全部抵达辽东。
辽东的局势十分复杂,中原王朝只占据一小块地盘,建立了两个郡,柳城郡和燕郡,柳城郡是今天的朝阳市和锦州市,燕郡是今天的阜新市一带。
在柳城郡的北面和西面分布着三大部落,契丹部丶奚部和霫部,更北面是室韦部和靺鞨部,更西面是突厥人,东面就是高句丽了,高句丽是扶馀人建立的王朝。
一直野心勃勃入侵中原王朝的土地,不仅吞并了汉朝的乐浪等四郡,还不断和突厥勾结,企图吧中原王朝彻底挤出辽东。
正是因为高句丽的野心太大,侵犯辽东丶威胁河北,隋唐两朝才决定对高句丽用兵。
开皇十七年,杨坚下令出兵三十万讨伐高句丽,但因为遭遇瘟疫和后勤补给不足,天子杨坚被迫取消了战争计划。
时间又转眼到大业七年,十馀年后,天子杨广再度对高句丽动兵了。
五十万大军部署在辽东西岸,而在辽河东岸,高句丽主将乙支文德也率军十馀万迎战,双方排兵布阵,大战一触即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