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实地考察(1 / 2)

穿在1977 狸猫换银子 4927 字 4天前

第759章 实地考察

7月3日,星期二,农历六月初十。

一架英国产三叉戟客机冲破云层,平稳降落在白云机场跑道上。

摆渡车拉着舷梯对准机舱门停好,空乘人员这才将舱门拉开,带着行李的乘客鱼贯而出。

片刻后,陈凡背着自制的羊皮背包,两手插兜,随在人群后面走下舷梯。

周亚丽紧随其后,再后面跟着姜甜甜和姜丽丽。

四人下到地面,姜丽丽左右看了看,眼里颇有几分惊讶,「我还以为广州的夏天会特别热呢,原来也没那麽热。」

姜甜甜轻轻点头,「感觉和三丶四月份过来的时候差不多。」

陈凡笑了笑,说道,「比那时候还是要热一些的,不过说真的,广东的夏天虽然温度高,可也就那样,热感还不如江南一带。」

周亚丽也故作了解地点点头,「嗯,也没香港热。」

陈凡嘴角微抽,这个根本不好比吧。香港现在已经有了城市热岛效应,而广州虽然目前已经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城市,可高楼大厦也不多,市区主要集中在越秀一带,哪怕同样的天气,温度也会比香港低个两三度,更别说空气流通,体感温度更低一些。

不过只是现在,等到半个世纪后,市区和郊区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周亚丽看着往出站口走去的人群,说道,「我们还是先出站吧。之前也忘了问,他们在哪里接我们。」

陈凡左右看了看,忽然指着不远处一辆红旗轿车,说道,「那个是不是?」

周亚丽立刻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位穿着白衬衫丶绿军裤丶皮凉鞋,这麽热的天还戴个帽子的男人高高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几个字。

定睛一看,原来是「接周亚丽女士」。

她嗖地一下蹦了起来,拉着陈凡的手臂就往那边走,哈哈笑道,「都接到停机坪上来了,可以嘛。」

陈凡对着姜丽丽和姜甜甜示意了一下,被她拉着往前走,不禁撇着嘴说道,「人家都这麽热情,你还非要拉我过来实地考察。根本就没必要嘛。」

这两个月里,周亚丽除了正常的通信公司的工作之外,就是找陈凡讨论在内地办厂的事。

准确的说,是有没有必要,以及如果确定投资办厂,要怎麽做这个问题。

5月份的时候,周正东和广东方面达成一项协议和一个初步意向。

协议是提前安排程控交换机进场,但资金支付按原计划执行,交换的条件是,在未来三年的广交会中,给予周正东公司一定的照顾。

相比提前半年一年收回小部分资金,周正东对这个条件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能力。

本来周家旗下的公司就是以贸易起家,尤其是国内的物产更是当年起家的根本,只不过在50年代以后,再想获得国内某些特产,就变得相对比较困难。

如果能够通过广交会,重新搭建起当年的货物框架,对于周家自然有数不清的好处。

别以为现在国内的产品在国际上不占优势,那得看是什麽东西。

对于部分轻工业产品,在国外向来以「质优价廉」而畅销,所以哪怕在某些年里,定下非常苛刻的参会条件,也依然有成千上万的贸易商人报名参加交易会。

除此之外,传统的「南货北货」在海外华人界也是有口皆碑,向来都是供不应求的佳品。

也就是国内的同志经济意识不足,才会给出这样的条件。

否则的话,别说只是提前半年安装,就是让周正东白送一台设备,也不是不能考虑。

基于这一点,本着友好交流的原则,周正东也与省里达成初步意向,欣然接受省领导的邀请,计划在合适的时候投资办厂,地点自然是国内第一个工业区,深圳蛇口。

周亚丽虽然人在上海,但每隔几天都会与父亲进行电话沟通,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非要陈凡陪她去蛇口实地考察。

陈凡有点怀疑这个是不是周正东的主意,毕竟他人就在广州,过去看一看也不费什麽功夫,为什麽还非要他过去一趟呢?

本来他还想和周亚丽好好聊聊,告诉她这个工业区没有实地考察的必要,现在的蛇口就是一块荒地,除了招商局正在那里建码头,别的什麽都没有。

就算要投资,最快也要等到明年才能落实。

可是周亚丽振振有词,说什麽这是他们两人公司的第一个实体工厂,不能马虎了事,要有仪式感,实地考察丶优惠待遇谈判都不能少。

陈凡怀疑她就是想拉自己出去玩,可是没有证据。

最后被缠得没办法,只能答应她,等姜丽丽和姜甜甜放暑假,就陪她过来考察。

这不,前天学校放假,昨天准备了一天,今天就飞来了广州。

还好省里安排了一辆车和一个司机作为陪同,要不然在这个年代跑来跑去考察,他能原地发疯。

朝着接机的司机走去,周亚丽心情忽地一下又掉落下来,瘪着嘴说道,「老弟,为什麽一定要他们的人陪着呢,你就不担心他们只带我们看好的,那样看得也不全面?」

陈凡撇撇嘴,说道,「你这话说的,我都跟你说了,你爸也说过吧,那地方就是块荒地,你还担心他们只带我们看好的,关键是那地方现在有好的吗?」

周亚丽嘴角微抽,不说话了。

她在电话里也跟老爸聊过,当然也提到了之前陈凡说的那些问题。

可关键是什麽呢,既然老弟对内地发展这麽有信心,而这些工厂也是因为老弟的原因才有机会开办,那又何必先在什麽韩国丶台弯丶马来西亚丶新加坡这些地方办厂?

然后等几年之后又迁到内地来?

完全没必要啊。

大不了前两年艰苦一点。

可苦的也只是工人,关他们什麽事?

再说了,她和姜丽丽丶姜甜甜聊天的时候也听说过,自己拉着老弟逛街的时候,也亲眼看见过。

现在上海几乎满大街都是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可见内地出现大规模的劳动力富馀,这种情况下,只要和内地方面协商好,根本不用像在其他地方一样,还需要自己去辛辛苦苦的招工人。

他们直接一纸公文,便能将成百上千的工人送过来。

万事齐备只欠东风,那还有什麽好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