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屎的吸血鬼,我们追了一天一夜,一点事也没有……」
「砰!砰!砰!」
骤然响起的枪声让奈尔·梅农永远的闭上了嘴巴。
当两辆米35上的人意识到发生了什麽时,开始发了疯向森林了发动攻击,机枪丶火箭弹丶反坦克炮。
凶猛的火力打得老鹰等人抱头逃窜,丛林里也燃起了熊熊大火。
还好这是世界雨极,又正值雨季,夜间的一场暴雨就阻止了大火的蔓延。
得知奈尔·梅农的死讯,一直没入睡的卡里塔意识到事情开始变得不妙。
尤其是他最后那段话,米35武装直升机上的人都听到了。
华夏人的支援先到。
森林里的『吸血鬼』旱蚂蟥可能没那麽可怕。
以及在傍晚撤退的雷迪小队。
一晚上的时间足够事情发酵,正在察隅丶贡山等地考察的郭阳也得知了消息。
他也不知道陈大志为什麽会连夜给他打电话。
有毛病啊!
这种事给他说有什麽用?
还能让他来指挥吗?
但第二天起床后,郭阳还是不自主的关注有关的信息和新闻。
然而,国际社会上一片平静,仿佛昨夜在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密林里什麽也没有发生。
他也不好意思给陈大志打电话,主动去问就有点越权了。
但到了晚上时,陈大志再一次给郭阳打来了电话,没等他问,就主动聊起了最新的形势变化。
「阿三死了一个重要人物,是军队里某个实权派的儿子。」
「根据这位实权派的命令,白天阿三再次派人进了森林,除了特种小队,还有陆军,总人数多达数百人。」
「还好科考队天亮后就开始撤离,目前都在安全区域。」
「阿三是不是找到了应对的办法?」
郭阳听明白了陈大志的意思,说:「暂时这种可能性不大,即使嘉禾的技术方案泄露了,他们也没有原料。」
陈大志疑惑道:「那他们怎麽敢大摇大摆进入森林?」
郭阳也不明白,只能半开玩笑道:「也许他们喝了恒河水吧!」
陈大志:「……」
阿三派了数百人进了雅鲁藏布江流域,隔天又派了上千人进入,动作大摇大摆,不仅暴露在阿鲁纳恰尔邦和阿萨姆邦民众的目光之下,也展现在了国际社会上。
媒体们不约而同的表示阿三和华夏都找到了应对之法,或者说『吸血鬼』蚂蟥根本没有传说中那麽可怕。
但逃出的移民并不相信。
也一直不为所动。
阿萨姆邦的骚乱也一直在持续。
阿三政府毫不犹豫的派出了更多军队进行镇压,同时也让更多部队回到都登丶更仁等营地和村镇。
在国际媒体的报导中,阿三再次彰显了武力,将华夏仁再次赶出了这片区域。
然而,其还没得意两天。
『吸血鬼』再现!
进入森林的大兵再次出现了种种令人惊恐的一幕,各种类似于毕舍遮的恶魔再一次冲击着阿三联邦。
涌入的数千大兵开始溃逃。
往南边逃,往阿萨姆邦逃,往其他邦跑。
但无论怎样,阿萨姆邦都是必经之地,还没进入秋季,阿萨姆邦的森林和农田也纷纷沦陷了。
各地开始出现了『吸血鬼』旱蚂蟥的身影!
其实『吸血鬼』的传播性并不强,主要是通过水和土壤传播,要想控制并不难。
自然传播条件下,扩散速度更是很慢。
然而,先有人口迁徙,再有大兵们的溃逃,大兵溃逃时,森林里很多幼蛭都长成了成蛭,产下的卵经过大兵们的携带,以及雅鲁藏布江的顺流而下,最终来到了阿萨姆邦。
阿萨姆邦可是有2800多万人的大邦,城镇诸多,人口密集……
阿三又是出了名的不讲卫生,虫卵几乎没到一处,就展现出了极强的破坏力。
短短不到一个月,阿萨姆邦就出现了数百万人染病,并有大量人因此而死亡,死亡的人不分老幼。
甚至青壮死得可能更快。
死亡的威胁让阿萨姆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在当地负责镇压内乱的陆军,也不敢在阿萨姆邦久留或者乱跑。
谁也不知道什麽时候会染上『吸血鬼』,染上不至于等死,但肯定要花一大笔钱,没钱也只有死路一条!
陆军的不作为,让阿萨姆邦的内乱更甚,叛军丶闹独立丶疫病,每一个问题都足以葬送东北部的领土。
阿三内阁总理辛格面对这一切大感头疼。
只能一边向国际社会寻求援助,同时也在想办法转移民众的注意力。
「联邦是一个很大的国家,除了糟糕的阿鲁纳恰尔邦和阿萨姆邦,其实今年国内的形势很不错。」
「我们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进步。」
「尤其是农业,比如说甘蔗和棉花,今年各邦都将再次迎来大丰收,甘蔗总产量和单产都居世界第一,这是何等了不起的成就。」
「还有棉花,我的农业部长告诉我,今年棉花的产量也将大超预期。」
在辛格政府的引导下,有关阿三甘蔗和棉花的报导开始增多,实打实的增产让辛格政府赢回了一部分民众的好感。
国际社会也注意到了阿三甘蔗和棉花的产量。
市场也即使给出了反馈。
相比白糖,国际棉花市场的竞争更激烈丶更残酷。
老美才联合西方用『压榨劳动』的名义制裁了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让老美的棉农缓了一口气。
然而,阿三棉花的增产,以及越来越强势的华夏棉花,再次让老美棉花陷入了颓势。
继白糖价格大降之后,国际棉花价格也开始大幅下跌,棉花还没开始收获,头上就笼罩了一片阴霾。
十月末时,郭阳还在贡山丶福贡等三江并流地区的区县考察。
以近几个月阿三东北部的乱象,仰桑河--丹巴曲--察隅河的调水路线基本可以敲定大半。
所以,不仅考察工作要做,规划工作也在同时进行。
对于阿三甘蔗和棉花产量的变化,祁子文也每天都向郭阳汇报着最新的进展。
之所以让祁子文如此重视,还是因为在白糖和棉花期货上的收益极其丰厚。
而在收益之外,郭阳更为关心阿三的土地和水资源。
这个国家已有崩溃的徵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