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稳步推进;红树林(1 / 2)

第493章 稳步推进;红树林

西北春天的气候变化无常。

前一刻王浩院士还在哈哈大笑,下一刻就闭上了嘴,湿地里刮起了大风,植物被吹得东倒西歪。

郭阳用手挡了挡风,大声喊道:「先回玉门关保护站。」

从玉门关遗址到弯腰墩的河流古道上,是大片的草丛和河流湿地,面积比几年前扩大了数倍。

几乎快延伸到了玉门关保护站,保护站周边也被西湖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栽满了树。

吴雄丶包海荣丶袁海峰丶赵新……西湖管理局那批骨干还在,但也多了许多新面孔。

敦煌西湖虽然偏,但近几年有嘉禾的投资,都知道西湖管理局是个不差钱的单位。

从湿地内驾车四十多分钟后,郭阳一行人进了玉门关保护站。

保护站不奢华,看起来就像农家乐,但却是沙漠和戈壁中间的农家乐,会议丶住宿丶餐饮丶办公各项功能齐全。

回程时,郭阳和王浩丶赵希涛,以及水利部的一位领导坐的同一辆车,路上已沟通了会儿『报告』。

下车后,几人就站在保护站的大门口,招呼了起来。

「晚一点会议室开会,谈一下红旗河报告。」

「先提前准备下。」

「路上看到的丶想到的,都可以提出来。」

众人先回了各自房间,一壶茶不到的功夫就又陆续进了会议室。

郭阳只来得及和吴雄简单打了个照面,聊了几句西湖湿地的保护,随后也跟着进了会议室。

会议开了很久,中途歇了一晚上,直到第二天才整理出了细节,并分配好了任务。

每一个团队都只负责一部份文字书写内容,最后由王浩和赵希涛来负责汇总。

报告依然不涉及具体施工细节,但突出了输水的好处。

同时也强调了嘉禾已做的工作,比如祁连山水源地保护,祁连山国家公园,河流源头和沿线生态涵养林。

通过层层递进,如今河西走廊三条主要河流的径流量都出现了增加。

尤其是讨赖河和疏勒河流域,冰川融水增速在降低,但流域内多年年降水量都是在上升。

这足以证明水源涵养林的作用。

只要坚持栽树丶坚持植被绿化,红旗河中途补水的能力会很强劲,同时也能降低沿途的损耗。

除此之外,更多的是红旗河工程沿线上的几大关键节点与难度。

隧道丶峡谷丶大坝,一道道天堑都详细的写明在了纸上,评估了施工难度丶经济投资与回报等等指标。

为后续的勘探设计和施工团队提供了依据。

最后,还给出了建议,可以启动部分试验性和阶段性工程。

郭阳全程参与了,他认为『报告』还算完整,不过大多数人觉得瑕疵不少,很多地方含糊其辞。

在敦煌机场送别王浩和水利部领导时,王浩都还在抱怨。

「郭总,第二条线路其实没必要,要穿越藏南和缅甸,可能几十年内都没有可能。」

水利部领导也说:「国产盾构机出来也有五六年时间了,在隧道施工上的技术进步速度很快,建超长隧道并非不可能。」

郭阳说道:「王院士,自流线路最初可是你提出来的噢。」

王浩:「现在情况不一样,领导们很可能动真格了,国界外的路线规划完了也只能停在纸面上。」

「报告里把这条路线写上去,岂不是在打领导的脸?」

郭阳无奈笑了笑,才放低声音说:「放心吧,这件事我在巴西参加里约峰会时和领导提过,他让加进去。」

王浩和水利部领导皆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送走了两人,郭阳才转身,又回到了嘉禾生态在敦煌的办事处。

赵希涛还在这里。

和王浩的团队不一样,王浩和水利部门关系密切,已被官方正式邀请参与红旗河的前期工作。

而赵希涛是嘉禾的特聘人员。

其对流经藏南和缅甸的自流线路最早提出质疑,现如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秘密负责这一段的规划设计。

也是嘉禾的任务。

见到郭阳来了,赵希涛也停下了手中的工作,「郭总。」

郭阳说:「赵老准备什麽时候去南边,想好办公地点了吗?」

「一个办公地点可能不行。」赵希涛说道:「林芝丶察隅丶贡山丶福贡,如果可以,在墨脱也最好有一个。」

郭阳沉吟道:「条件都很艰苦啊!」

赵希涛眼眉一挑,「以前都是这麽过来的,郭总是嫌老头子年龄大了?」

「没有。」郭阳摆手道:「就是想到这些地区山高谷深丶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让赵老去受罪就有点于心不忍。」

赵希涛:「哈哈哈,只要红旗河能按照这条线路走,老头子我就是死在山里也在所不惜。」

郭阳呛道:「赵老还是要争取多活几年,红旗河如果能通水,那一定是你手上这条线路。」

赵希涛打趣道:「郭总可真有信心。」

郭阳只是笑了笑,没多说。

赵希涛愿意设计这条跨国线路,也是暗中得知国家有意收回,算是打蛇打到了七寸,不怕他不上钩。

不过,想到赵希涛提的几个县城,郭阳估摸着他也要去一趟。

有些特殊的设计只能他来完成。

京城。

王浩和水利部领导将『报告』层层上传,最终到了领导们手里,领导批覆的内容也很快下来。

可推进阶段性河流治理,及先期规划设计。

河西走廊丶黄土高原丶塔克拉玛干沙漠皆在批覆之中,同时也契合了此前的一些流域治理内容。

但无论怎样看,透露出的讯号都很耐人寻味。

「红旗河工程要动了!」

「超级工程,藏水入疆,再造一条黄河,惠及4亿人!」

「逆天的计划。」

很快,网络上就充斥着相关信息。

消息传到阿三,再次引发了一波国际骚动。

阿三国内也在呼吁在下游修建更多的水电站和大坝,奈何工程实力过于拉胯,喊了几年,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让郭阳直呼没劲。

此时已是五月份,郭阳时刻关注着阿三的动静,甘蔗和棉花再次种了下去,他已经给阿三的农业判了死刑。

这时候,即使阿三有很多人意识到了问题,但已经阻止不了种子的扩散。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阿三赖以为傲的农业资源走向毁灭。

同一时间内,南美丶北美农业也开始出现新的麻烦。

这时,放在办公桌上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来电显示是个特殊的号码。

郭阳接了起来,「喂,你好。」

「听说你最近赚了不少钱啊?」

新任大领导的声音悠悠传来,郭阳一个激灵就坐直了身体,「赚钱?嘉禾从哪赚钱了?」

大领导呵呵的说道:「卖苗木没少赚吧,文冠果油和能源林也还是独家生意,还有种子,近一年多时间,公安和农业部可打一直在打击假冒套牌种子,天禾的业绩很好啊。

另外,听说微光公司也很有钱,旗下多只基金长期保持着高盈利,这次又做空了白糖和棉花吧!」

郭阳嘴角抽了抽,靠在老板椅上,故作轻松道:「领导,嘉禾的花费也不少,敦煌西湖丶荒漠公司丶祁连山国家公园等等烧的都是钱啊!」

大领导厉声道:「少废话,红旗河工程嘉禾能出多少钱?」

「……」郭阳:「我也不知道。」

「你不知道?」

「我现在对钱没有兴趣,也不知道嘉禾能出多少钱。」

「呵呵,你对钱没兴趣,嘉禾现在可是头饿狼,印钞机!说这话你脸红不?」

「冤枉啊,领导,我现在都不碰钱。」郭阳沉吟道:「要不领导,给我点时间调查一下?」

「行啊,三天够不够?」

「够了,够了。」郭阳又问:「领导,红旗河要动了吗?」

大领导:「文件上写了,阶段性治理河流,规划设计先动,要动工得先解决技术痛点,还得有钱。」

郭阳:「那也不至于盯着嘉禾来啊,嘉禾只是家民企。」

大领导:「晚了,你小子什麽情况,上一位都给我交待清楚了,我这新官上任三把火,可一点没动嘉禾,反而给了不少支持,你不得表示表示?何况红旗河也是嘉禾折腾出来的。」

「嘉禾的钱算投资吧?」

「算,历史会记住你的功绩的,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人完成了壮举,保你一个与国同休。」

「嗯,我会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