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重压释归
辽国上京。
第二天一早,大宋河间郡王特使张突然集结了五百随军,天刚亮就从客栈出发,一行人浩浩荡荡直奔上京西城一片低矮的民居。
这片民居很破败,大多是木头所造,里面混居着辽人,汉人,还有北方各个游牧民族。
住在这里的人有一个统一的特点,那就是「穷」。
这是一片典型的贫民窟,人间的苦难大多集中在此,走进去感觉不到任何欢乐祥和的气氛。
谁能想到,失踪已久的宋使苏轼就藏在这里。
五百随军簇拥着张,不顾辽人惊的目光,张大摇大摆地走进民居,非常精准地在一处破败的房门前停下。
推门,入内,掀开屋子里一块毫无破绽的木地板,露出一条长黑暗的通道。
张猫着腰走入通道,将神情憔悴的苏轼扶出来。
多日不见阳光,苏轼刚回到地面,眼睛被外面的光线刺激得骤然阖上,适应了很久才缓缓睁开。
将苏轼扶到桌边坐下,张嵘躬身便拜:「苏学士受苦了。末将张,河间郡王殿下特使,奉郡王殿下之命,入上京接苏学士归国!」
苏轼枯稿的脸颊微微动容,嗓音嘶哑道:「河间郡王?赵子安?」
「正是。」
苏轼露出感动之色,叹道:「老夫又拖累了,又欠了他人情啊———」
「殿下与苏学士是忘年至交,不必见外。」
苏轼缓缓道:「辽人欲除老夫而后快,你们送我离开上京,这一路上怕是处处凶险杀机,老夫也拖累你们了—」
「军令在身,纵死必往。」张嵘铿锵有力地道。
苏轼笑了:「久闻我大宋龙卫营骁勇威名,今日亲眼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不愧是赵子安的磨下。」
「苏学士,上京不宜久留,不如现在就动身吧。」张嵘道。
「好,一切便交给张将军了,老夫已是花甲之年,死不足惜,若路遇伏击,
不必以老夫安危为念,尔等保全自身,多在战场上杀敌,老夫死亦值得。」
今日的上京,全城震动。
张嵘和五百随军簇拥着苏轼,从贫民窟里缓缓走出,围观的辽国百姓大惊,
消息很快传到上京留守司。
留守司萧征畲大惊,急忙带领数千辽军赶来,将苏轼张截住。
双方遭遇,萧征与张透过围观人群,远远地对视,彼此皆面无表情。
数日前,二人还在留守司互相谈笑对饮,没想到今日竟刀兵相见。
看着被宋军围在中央的苏轼,萧征的眼中闪过一抹惊讶。
辽军将上京掀翻了天,都没能找到苏轼的踪迹,今日却被张找到了,这对辽国来说不仅尴尬,而且很难收场。
盯着苏轼那张憔悴的脸,萧征畲沉默半响,突然哈哈一笑。
「苏学士,上次馆驿走水,我等扑灭了大火,却遍寻不着苏学士的下落,可教我们好找,既然苏学士无恙,为何不与我们通报一声,却躲在这贫苦之地不见天日?」
苏轼冷冷一笑:「老夫若通报了你们,怕是活不到今日,馆驿为何走水,你心里没数麽?」
萧征畲叹道:「陛下一直挂念苏学士安危,下旨全城寻找阁下的下落,本是一番善意,苏学士恐是对陛下有什麽误会。」
苏轼哈哈笑道:「此事多争无益,今日老夫无恙,贵国待如何?」
萧征畲下意识望向张嵘。
张呵呵一笑:「萧留守莫看我,我奉大宋河间郡王之命入使,为的就是将苏学士平安送回大宋——」
说着张眯眼环视一圈,道:「萧留守现在领这数千辽军围住我等,是打算送我和苏学士离城,还是索性把我们杀了,一了百了?」
萧征一惊,忍不住扭头警了一眼辽宫方向,心中愈发迟疑。
苏轼被找到的消息太突然,辽国上下尚来不及反应,张已然要护送苏轼出城。
然而苏轼是耶律洪基要杀的人,耶律洪基没表态,萧征也不敢冒然放苏轼等人离开。
「找到苏学士是大喜事,张将军何必急着走?不如与苏学士同回我留守司,
待我备下薄酒,为苏学士和张将军践行再走如何?」
张冷笑道:「缓兵之计?等辽帝的旨意?不必了,我们马上就走,若萧留守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截杀宋使,尽管下手便是,我等着!」
说完张大喝道:「儿郎听令!护送苏学士出城,任何人敢拦阻,视为我大宋之敌,杀!」
五百随军尽管人数不如辽军,但却在重重包围中豪气轰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