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西夏来使
拒马河北岸,龙卫营大营。
赵孝骞打着呵欠,一脸不善地盯着面前的种建中。
作为一军主帅,当然要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昨晚赵孝骞熬夜看兵书,就是那种带插图的,图文并茂的,让男人血脉债张的———-啊,就那种兵书。
熬到丑时才睡着,结果天刚亮就被种建中叫醒。
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人被叫醒很难不发脾气,更何况郡王殿下还是这座大营里绝对的老大。
「老种,你最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不然今日十记军棍你挨定了。」赵孝骞语气不善,眼神苦大仇深。
种建中面色报然,但还是硬着头皮道:「殿下恕罪,实在是有紧急军情,末将一时无法决断,不得不请示殿下。」
「遇到辽军打就是了,遇到辽人村庄部落,遇到路过的商队贩子,抢他娘的就是了,敌人如果太过强大,跑就是了这还需要我教你?还有什麽紧急军情是必须我亲自决断的?」
种建中面露苦色。
答案太清新,一时都不知如何反驳。
前面还算合理,可是遇到敌人太过强大就跑,是不是太不体面了?
「殿下,折可适所部骑兵奉命巡弋百里方圆,这几日倒是抢了几个村庄,掠了一批辽人百姓,也遇到辽国小股军队,皆被折可适歼灭———.」
「可就在刚才,距离大营二十里外,折可适遇到两支来自西夏的使团,其中一支直奔咱们龙卫营而来,另一支则去往辽国上京,折可适将两支使团皆拦下,
不知如何处置,请殿下示下。」
赵孝骞一愣:「西夏的使团?宋辽两国打得正凶,他们来凑什麽热闹?」
种建中道:「西夏使团还带了厚礼,说是送给大宋河间郡王殿下,折可适粗略看了一眼,大约有牛羊万头,战马五千匹——」」
赵孝骞未表态,陷入沉思。
「最近忙着跟辽人千仗,倒是忘了关注西夏的动静,那个刚亲政的西夏小皇帝,叫—李乾顺是吧?新上岗的职业他干得怎样?」赵孝骞问道。
种建中一脸无语地看着他。
赵孝骞看懂了他的表情。
我一个带兵的将军,没事关注西夏作甚?那是你们大人物才有资格关心的事呀。
赵孝骞叹了口气道:「老种啊,有空多关心一下时事,别老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你们这麽懒,难道是逼着我勤奋起来吗?告诉你,想都不要想。」
种建中脸颊微抽,苦笑道:「是,末将以后多关心宋辽夏三国时事,争取下次与殿下有问有答。」
赵孝骞嗯了一声,道:「派人告诉折可适,把那两支西夏使团都带回来,我倒想知道李乾顺打什麽主意。」
西夏使团来得很快,二十里路两个时辰就赶到了。
两支使团,人数加起来大约五百馀,寥寥数名官员,大部分是随从和牧民用来驱使牛羊战马的。
使团为首者名叫「李金真」,赵孝骞一听名字就皱眉,这名字怎麽透着一股浓浓的棒子味儿?
李金真是个三十来岁的男子,是西夏皇室的外戚,大约是西夏后宫某位太妃的族亲。
李乾顺亲政后开始全力清除小梁太后的势力,西夏朝堂人人自危,倒是以前那些不重要的人物幸免于难,有的甚至得到了升迁,眼前这位李金真便是如此。
李金真见到赵孝骞时表现得非常虔诚,见面纳头便拜,而且是双膝跪地的那种大拜。
「西夏使臣李金真,拜见大宋河间郡王殿下。」
赵孝骞笑着扶起了他,道:「贵使不必行此大礼,我的身份受不住。」
李金真虔诚地道:「久闻郡王殿下之威名,外臣日夜辗转,不胜神往,今日得见殿下玉容,仰殿下之风采,外臣此生于愿足矣。」
赵孝骞脸颊一抽,神特麽「玉容」,夸我的时候不能直白点吗,直接说我师不就完了。
本来有着审问西夏使团的打算,结果人家见面又是双膝跪拜,又是一番赞歌,「玉容」这麽离谱的词儿都用上了,赵孝骞倒真不好意思冷酷到底。
伸手不打笑脸人,赵孝骞只好下令帅帐设宴,款待西夏使团。
酒宴摆上后,赵孝骞顿时后悔了,早知道这麽离谱,直接打发他们吃盒饭多好。
西夏的风俗有点怪,说得好听叫「多元化」,说得难听就是「天杂烩」。
他们既吸收了中原文化,也学习了辽国的游牧风俗,同时在风土人情这方面,西夏还跟西边的吐番学了一身坏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