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黑!真他妈黑!(1 / 2)

大不列颠之影 趋时 5549 字 2天前

第669章 黑!真他妈黑!

壁炉的炭火将熄未熄,亚瑟斜倚在雕花橡木床柱上,晨光透过灰蒙蒙的玻璃窗渗进来,将他左侧颧骨那片青紫的淤伤照得分明。

女仆玛莎跪在波斯地毯上,粗粝的指尖蘸着药膏,动作却格外轻缓。

她心想,这位英国老爷的皮肤就像教堂壁画里的圣徒一样苍白,仿佛稍微用力便会碎裂。

想到这里,女仆玛莎蘸药的手指忽然停顿。她瞥见床头柜上的金怀表,表链子断了一截,上面沾着乾涸的血迹,那是昨夜强盗扯拽时留下的。

「您该庆幸他们没抢走您的鼻烟壶,老爷。」玛莎垂下头,灰布头巾下漏出一绺棕色长发:「莫斯科的野狗们如今连皇上的靴子都敢舔。上个月酒贩子伊万家的粮仓烧成灰,警局的人没抓住纵火犯,倒先来刮走了他家地窖里最后一桶伏特加。」

亚瑟的颧骨还在隐隐作痛,但他此时却还有心情开玩笑:「或许我该戴圣母像的,我听他们说,只有圣母玛利亚才能够护我安全的在莫斯科走夜路。」

虽然亚瑟结结实实的吃了强盗一棍子,但这也激发了这位老伦敦警察沉寂了许久的生活热情。

昨晚从莫斯科剧院回来的路上,在雪地里与歹徒搏斗的亚瑟颇有几分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气。

莫斯科的夜像一头被剥了皮的巨兽,寒风卷袭着雪霰剐蹭着基泰格罗德的石墙。

手杖尖包银的渡鸦雕饰结满冰晶,亚瑟的拇指抚过杖柄缠的鲛鱼皮。

矮个歹徒率先扑来,短刀划出上挑的弧线,以诺夫哥罗德匪帮惯用的剔骨式向这位英国爵士讲述着俄国的朴实风情。

亚瑟旋身后撤半步,手杖如测风仪轻点对方腕骨,菲奥雷流反手撩剑技「蜂刺」在零下二十度的天气里展露獠牙,杖尖银雕精准凿进尺桡骨的间隙,将矮个歹徒的短刀挑飞进路边堆满柴火的推车。

壮汉踉跄后退时,亚瑟的鹿皮靴底已碾上他脚背,手杖顺势劈向其锁骨。

经典的菲奥雷流足锁技配合「伐木人」纵斩顿时将这群歹徒打的溃不成军。

该怎麽说呢,自从离开了苏格兰场的一线后,亚瑟已经很久没有打的如此酣畅淋漓了。

纵然在哥廷根,他有俾斯麦这样自诩『哥廷根剑狼』的学生当陪练,但剑术决斗与这种生死攸关的搏命相比,最多只能算作一道份量不大的开胃甜点。

亚瑟必须得承认俾斯麦的实力其实还不错,这小子惯用的「暴风三连击」尤为值得注意。

这种佯装踉跄诱敌深入,然后突然以剑柄撞颧骨丶膝击下腹丶反手劈落敌剑的打法,非常符合俾斯麦的狡猾本性。

如果是初次与俾斯麦交手的对手,不懂得俾斯麦的套路,那确实很容易吃大亏。

可一旦识破了俾斯麦的路数,破解了他这三板斧,那简直可以随便把他吊起来锤。

亚瑟笑呵呵地与玛莎讲述着他从严治校的过往,玛莎望着一脸得意的老爷,心里暗自嘀咕着:「说到底,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

如果换作她还是小姑娘的时候,她多半会很崇拜这样的小伙儿,但她今年已经四十岁为人母了,所以她只会觉得这样的小伙子真是太傻了,这简直就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

玛莎忍不住多嘴道:「感谢上帝,您最后打赢了。您的老母亲要是知道您在雪地里和一帮流氓搏斗,她肯定会吓得连心脏都蹦出来。您行行好,下次别干这种傻事了。您放着好好地马车不坐,偏要学人家坐马拉雪橇,给强盗打劫您的机会干什麽?」

亚瑟挠了挠鼻子,他还没从昨晚的兴奋劲儿里回过神来:「马拉雪橇有什麽不好吗?我看彼得堡和莫斯科的贵族都坐这个,而且这几天路上结了冰,坐马车还未必有坐马拉雪橇安全呢。」

玛莎短促地笑了一声,药罐当啷一声磕在银托盘上:「那几个歹徒,最后被送到警察局了吗?」

亚瑟轻轻点头道:「这时候正和昨晚在剧院里抓住的那几个纵火犯关在一起呢,待会我还得作为证人去警察总署协助调查。」

一谈起昨晚那起蓄意纵火的案件,玛莎就忍不住惊叹:「这帮人简直就是疯了,昨天我去苏哈列夫塔楼买鳕鱼的时候那里就起了火,您没看见,那火焰就像是一条条赤蛇在沿着木制联排屋窜动。我当时想着,今天最多也就这样了吧?谁知道,晚上又有人跑去皇上看戏的剧院纵火。」

亚瑟打趣道:「万幸他们没成功,毕竟我可没兴趣和火蛇决斗。」

玛莎放下装着药罐的银托盘,转而拿起织针继续她的工作:「就是可惜了一出好戏,您是莫斯科的客人,大老远的来了咱们这儿,本该受到上好的招待。然而,现在不止戏没有看成,甚至还差点叫几个无赖给抢了。警察对工作如此的不上心,也难怪皇上会大发雷霆。」

虽然玛莎直言可惜,但是亚瑟对于没有看成戏却不觉得有什麽可惜的。

因为根据安排,昨天他们应该看的戏是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

或者您愿意的话,也可以按照100年后它的新剧名《为沙皇献身》来称呼这部戏。

这部戏的内容并不复杂,它讲述的是17世纪初,波兰-立陶宛联军入侵俄国期间,俄国农民伊凡·苏萨宁为了保护沙皇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将波兰军队引入森林最终牺牲自己的故事。

从文学和戏剧的角度评价,这部戏极具艺术性,尤其是第四幕苏萨宁在森林中预感死亡将要到来,唱出悲壮的咏叹调《我的黎明不会到来》的戏码更是可以称作经典。

如果是在独自一人闲来无事的情况下,亚瑟甚至愿意自掏腰包买票进场。

但是,尼古拉一世驾临莫斯科,并在当下这个节骨眼上亲自出席《伊凡·苏萨宁》在莫斯科的首演仪式,这就为这部本就政治色彩浓厚的剧目增添了更多不招人喜欢的元素。

没有陪同尼古拉一世看到剧终部分,民众齐唱《光荣颂》歌颂沙皇与殉国者。

从某种角度来说,至少也是少吃一颗苍蝇的幸事了。

少吃一颗苍蝇,但是多挨了一棍子,一来一回勉强算是没吃亏吧。

「爵士!!!!!!」

亚瑟正在心里盘算着自己是亏是赚的时候,只听到起居室门外传来一声哭丧式的长嚎。

腋下夹着公文包,不远数百里从彼得堡赶来的秘书布莱克威尔先生推开房门:「爵士,我听说,您至少断了三根肋骨!」

亚瑟瞥了眼这家伙,布莱克威尔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以致于他没来得及躺在床上装作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