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这孩子不上大学可惜了(1 / 2)

八一农学院已经开学,这时候的大学开学时间和中小学大差不差的那种感觉,不会像后世变化那麽大。

李龙背着双肩包来到学校门口,出示了工作证,并表示要找吴教授。

门卫很认真的检查李龙的工作证,还要让李龙说明和吴教授的关系,找她的事由。

等把这些问清楚后,他给里面打了个内线电话,打完告诉李龙,吴教授上课去了,让他在这里等二十分钟。

等就等呗,反正今天就这一件事情,所以李龙并不着急,他背着双肩包在大门外面等着。

可能觉得太显眼,又往后退退,退到路边上,找了一块乾净的石头,取下背包放在石头上,自己就站在一边观察着这所大学。

在李龙的眼里八一农学院,也就是以后的学业大学还是很利害的——当然可能到后来排名不好,但实打实的是解决农业农民问题的。

当然,他没上过大学,只是在这麽猜测着。

偶尔会有学生或者老师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出入,出入的人也基本上都会看一眼李龙。

上课期间,里面隐隐约约能听到一些声音,但并不大。毕竟这不是中小学,不需要集体朗诵什麽的。

两世为人,李龙的最终教育学历是初中,所以他对大学还是挺好奇的。

只不过已经过了上学的年龄,所以现下也只是感慨一下。

二十分钟很快过去,门卫尽职尽责,打开门喊李龙进去。

「进去后不要乱跑,里面许多学生上课,别影响他们。吴教授办公室知道吧?」

「知道知道,」李龙描述了一下办公室的位置,门卫点点头,让他进去了。

管理的还是挺严格的。

李龙进了校门,虽然对学校里面依然好奇,不过他只是路过的时候左右观察一下,主要还是往吴教授的办公室走。

快到办公室的时候,李龙看到门是开着的,吴教授并没有在办公桌前坐着,她正在文件柜那里整理文件。

李龙过去到门口,敲了敲门框子,吴教授扭头,看到李龙还愣了一下,随即才想起来,拿着份文件转过身来笑着说道:

「你是那个种打瓜的……小李是吧?」

「是的是的。」

「来来来,请坐。」吴教授笑着把两人座木沙发上的一些材料收拾出来,示意李龙坐下来。

李龙取下背包坐下来的时候,吴教授已经给他倒了一缸子水:

「来小李,喝水。」

「好的,」李龙接过水问道:「教授刚上完课?」

「嗯,刚上完。」吴教授坐在办公桌里面,笑着问道:「今年还种打瓜了吗?现在情况怎麽样?」

「前段时间长虫了,按您教的办法配药打虫,已经打下去了。今年的打瓜长势不错,结的也不少,就是咱们农村人大都没怎麽受过正规培训,后结的瓜不舍得摘掉,觉得越多越好……」

「没事的,慢慢来。」吴教授听着李龙说的这些情况,点点头说道,「有些科学种植的方法和技术需要实践之后才能被认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一点李龙是清楚的。越往后大家就越知道科技种田的好处,什麽测土,铺膜,规模化等等,农民们也在摸索和学习中前进。

吴教授对于目前的农村发展还是很关心的,一直在向李龙提问题。还好虽然今年李龙在队里呆的时间短,但对队里的农业生产还是了解的,大体上都能回答得上来。

问的差不多,吴教授感慨的说道:

「夏天我们去和口里其他农业高校开会交流的时候,我们这边和东北那边的在机械化方面发展的比较好,大面积种植的基础是有的,而且农民在种植多样性和经济作物种植方面认可度和接受度比较高……」

李龙听着吴教授的话,不住点头。他结合着自己队里农民的情况,感觉吴教授说的没错。

「……大面积种植和机械化种植肯定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不过从目前来看,优点还是很明显的……」

「就是大马力的机械发展还是有点慢。」李龙想想大马力拖拉机得到十来年后才能开上,就忍不住吐槽一句。

「已经很好了。」吴教授这方面不是内行,但也知道一些信息,「咱们国家的重工业发展是有基础的,但想要进步也是需要一些过程的。毕竟……」

有些话没必要说的太透,总之两个人都知道前景很好,但需要时间。

李龙喝了一口缸子里的水,放下白瓷缸子,转身从自己的背包里取出东西来:

「教授,这是过来的时候从路边买的桃子,吃着味道不错,脆桃也能放几天。」

李龙拿出来的桃子可不少。

昨天从那个卖桃子那里买了两筐,其中一筐送给了钱主任和小司,份量不小。

另外这一筐昨天没动,放一晚上感觉变化不大,早上李龙取了五六公斤装到袋子里放背包里,再多觉得吴教授不好提了。

看着那个头大颜色好看的桃子,吴教授笑着说:

「不错不错,我们农学院的实验田里也有种桃子的,八月份也吃了一些,但真没这麽大这麽漂亮的。」

李龙送一些水果她还是能接受的。

但接下来李龙把桃子拿出来放在办公桌上后,又从背包里取出一个袋子来说道:

「前段时间我在山里帮朋友打牧草,他们送给我一些东西我顺便就拿过来了。」

五枝已经阴乾的雪莲,一张完整的狍鹿子皮。去年送过了玉雕,所以今年就没再送。

这些都算土特产嘛。

这年头皮子还是很贵重的东西,李龙也给解释了一下这是山里的狍鹿子皮,免得吴教授会误会是山羊皮。

「这太贵重了……」吴教授立刻要拒绝,李龙却解释了原因:

「教授您知道吗?前年我从你那里买的那些打瓜籽,去年我哥种了,总收入好几千了。

今年留的籽又分散到七八家种植,种植面积扩大了十来倍。就算今年价格掉一些,那也是能让七八户农民摸到万元户的门槛了。

就冲这一点,我送的这些东西还算轻了呢……」

吴教授只对农业种子化肥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有研究,对于农产品的价格研究并不多,这时候听李龙这麽一说,便笑了,表情里带着点小惊喜:

「真的是这样吗?那真是太好了。我们学农的,本身就是为了农业农民服务的,能让农民致富起来,这就真是发挥作用了!好好好,这些东西,我收下了。」

和具体的致富信息方面的相比,吴教授最关心的还是农业种植方面的相关数据,大方面是一个地方的种植结构,比如粮食作物丶油料作物以及经济作物种植的面积占比。

第二个就是产量和主要的病虫害,各种作物均产,各时间段的病虫害,收获期等等。

李龙在四小队也有十年了,虽然最近这两年主要是在搞钱,但记忆里相关的数据还是有的,前年还是参与了一点地里的种植收获的,所以基本上还是知道一些。

一直谈到中午快吃饭的时候,吴教授才意犹未尽的停了下来,然后邀请李龙去家里吃饭。

李龙拒绝了,推说还有事情,离开了八一农学院。

走之前吴教授给李龙说让他打瓜收获的时候再带一些种籽过来,学校这边作为样本,可能明年还要有实验田进行研究。

李龙自然是答应了——他出来的时候还在猜测,吴教授有没有可能带的学生里就有做这方面研究的,刚好可以共享一下知识。

吴教授看着李龙的背影离开,心里想着,这孩子没上大学真的有点可惜。懂的多,对农业科学技术有明显的敬畏心理,科技兴农的想法也很明确。

可惜第一学历太低啊。

从学院出来,到旅馆退房,把吉普车开出来往西而去,李龙打算尽快去北庭那个市场看看,看看卖桃子的还在不在。

虽然车里有些桃子,但想着回去多分几家,还是多买一些好。

四小队也有种桃子的,但都是毛桃。李龙去年买的桃树苗子目前还没结。玛县也有种桃子的,再过两年还有培育出五月仙桃。

二三十年后乌伊公路南的梁州户桃子产业已经有了规模,那时候李龙还经常开车去那边买桃。

从六月开始一直到十月,各品种的桃子持续不断都有。

但眼下,这边还真没有这个品种和这麽好吃还这麽大的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