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分公司开发了一套自己独有的低成本保存技术,那就是使用最新开发出来的硼布,充入氮气之后,在密封环境中,油茶籽的保存时间可以延长到1.5年左右。
不过一般情况下,赣南分公司不会将油茶籽保存到1.5年,通常都是采摘之后,最久保存大概10个月。
之所以这样做,目的自然是为了保证工厂全年都有新鲜的油茶供应市场。
江淼和李院士讨了饲料产业的未来,两人都认为饲料产业必须有节制的扩大产能,做好国外市场崩溃的相关准备。
毕竟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国外虽然加大了对赛里斯的饲料进口,但是很多地区并不甘心自己的饲料被赛里斯的企业控制,都在做各种小动作。
虽然国内的饲料生产成本便宜,但不代表国外就没有还手之力。
比如加税,就是一个调控成本的重要手段。
在放弃出口乳制品丶肉制品的情况下,或者该地区本来就不是肉制品和肉制品出口地区,就可以通过提高进口饲料的税收,从而压制进口规模。
有时候,很多地区并不考虑成本问题,而是考虑粮食安全问题。
特别欧洲等号称发达国家的地区,他们对于赛里斯生产的产品,天然带有一种抗拒和不信任。
哪怕是拒绝进口低价饲料,会导致肉制品生产成本提升,其实对于一部分有钱有势的群体而言,并没有什麽关系。
因此江淼并没有盲目乐观。
这也是海陆丰公司的饲料产业一直没有猛烈扩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国际市场充满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国内低价饲料又卷得飞起,大规模扩大生产,肯定不是明智之举。
比如海大集团,他们今年并没有扩大生产,而是集中力量,各个养猪基地建设配套的电力—沼气—有机肥联产项目。
通过提升产业的多元化,增强本身的抗风险能力。
不仅仅是海大集团,其他相关农业企业都在搞产业链和多元化经营。
比如新希望集团,他们除了去南美洲开发农场和饲料厂,在国内则是引进海陆丰公司的电力—沼气—有机肥项目,同时在漠南开辟大面积的大豆农场和牧草生产基地,也在完善肉牛肉羊的养殖产业。
一个个农业集团都在快速完善自己的产业链,那些跟不上时代的农业企业,只会越来越落后,直到被市场淘汰掉。
深耕国内的产业链,谨慎开发国际市场,基本成为了国内大型农业企业的共识。
李院士又说起另一件事:「阿淼,你们在民勤的仙丝大豆,未来会不会向内地进行推广?」
江淼摇摇头:「暂时没有这个打算,主要是内地的农田太分散了,很容易被国外势力窃取种苗,因此我们短时间内肯定只能在甘省丶漠南西部丶西域地区,建立隔离式农场。」
「那真是太可惜了,如果可以在内地和东北推广种植,说不定可以消耗掉一部分过剩的大豆蛋白。」李院士无奈说道。
「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他再次给李院士添满了茶水。
李院士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林教授的海绵电池未来倒是会消耗大量的植物蛋白,这有利于减少国内的产能压力。」
其实李院士也没有想到,短短几年时间,国内的植物蛋白供应局面,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之前每年进口近一亿吨大豆,大家都对于如此庞大的进口规模,感到了不安和焦虑。
现在却不得不思考,如何消耗多馀的大豆产能,面对这个幸福的烦恼,国内产业界也是想方设法。
看看现在的A股就知道。
但凡和大豆衍生品相关的企业,只要可以拿出一套说得过去的产品开发模式,股票就会蹭蹭蹭往上涨。
比如什麽大豆油蜡烛丶大豆油肥皂丶大豆油精炼的药品原材料丶豆粕精炼的衍生品等。
甚至连零食企业都来凑热闹,开发出什麽大豆豆粕饼乾丶薯片丶炒豆子之类。
只要可以拿出衍生产品,由于原材料非常充足,都是有利可图的。
很多有机肥企业已经在开发各种发酵的豆饼肥料和相关的液体肥料。
以前这种事情,这些有机肥企业根本不敢想,毕竟拿豆粕去发酵有机肥,成本就是一个大问题,而且官方也在限制这种应用发现,现在全部开放了限制。
别说拿豆粕去做有机肥了,就是拿豆粕去做砖头,估计都没有人会说什麽。
确实有一家企业在搞豆粕原材料的深加工,之后制造出人造丝,再使用人造丝做建材使用,这方向还在A股炒得火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