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超低温蒸发(2 / 2)

过了一会。

看到风停歇了下来。

施工指挥员赶紧拿起对讲机:「快点,动起来。」

随着骨架的底部镂空榫卯结构,缓缓插入地基预留的高强度钢柱中,几个工人马不停蹄抬巨大的螺帽,将螺帽安装在手臂粗的螺丝上。

安装好之后,另一组工人拉着高压气枪将螺帽螺丝和钢柱表面的尘土吹乾净,然后快速喷涂上速干保护漆,紧接着套上一层工程塑料保护套。

这个船坞是最小的一个,长度为300米,宽度为100米,高度同样是100米。

站在地面上,正面呈现出一个半球形,侧面看过去则像一个埋入地下一半的圆柱体。

由于修改了设计方案,之前表面并没有设计光伏板,现在这些船坞的穹顶上,都要安装新型的光伏板,用于增强基地的能源自给自足。

就在飞艇工厂建设得如火如荼的时候。

负责研究新材料应用的民勤研发中心511实验室,他们此时也发现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应用。

该实验室主要研究碳化矽管的深度应用方面。

其首席研究员张树立看着眼前的的实验设备,脸上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

只见,随着设备的负压系统启动,源源不断的纯净水从底部的污水箱中被抽上来。

不到二十分钟,一立方米污水就被抽了90%左右。

张树立拿起采样器,抽了20份样品,送到了研发中心的检测实验室中,让他们进行一次全面的成分检测。

在等待检测报告的时候,他们又陆陆续续实验了十几次,使用了当地的城市污水丶附近盐湖的咸水丶实验室自己调配的化学污染水,分别接下来抽水实验。

等拿到了检测报告后。

「张博士,好消息,好消息…」6一个研究员脸上满是喜色。

「结果出来了?」张树立一下子从座位上弹起来。

那个研究员喘着粗气:「呼呼…出来了,结果是超纯水。」

「好好好…」张树立拿过检测报告,他看得非常仔细,身体甚至在微微发抖,因为他太兴奋了。

「张博士,我们成功了。」

「低成本海水淡化技术没有想到会这样实现。」

十几个研究员都狂喜不已。

他们研究的抽水技术,就是利用一种内孔径46纳米到49纳米的碳化矽管,通过烧结过程中,在石墨粉末这添加铝粉末和钙粉,让其形成特殊的内壁结构。

这种新型碳化矽纳米管,只需要管道两侧存在气压差,高压那一侧的水分子就会自动向低压那一侧流动。

准确来讲,是高压一侧的水分子会「蒸发」,这种蒸发原理是该类型的碳化矽纳米管内部的真空状态造成的超低温蒸发。

因此这些非常小的压力差,就可以让高压一侧的水体快速蒸发,然后水蒸气分子就会源源不断被吸过去低压那一侧。

这种情况下,只需要维持一侧的低气压,就可以源源不断获得超净水。

本来原来是,张树立等人是采用平放抽水的模式,但并没有成功获得超净水,反而让纳米管被杂质堵死了。

直到前两天,他们无意间将碳化矽纳米管垂直放置在水体正上方,一下子就打开了新世界大门一样。

这种放置方式,让水分子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纳米管,而其他成分则因为重力的原因,没有办法向上移动,这保证了管道内部不会被轻易堵塞,可以长期运行下去。

这也是实现超低成本海水净化的前提。

不然经常需要更换碳化矽纳米管,就是一笔不小的成本支出。

加上这种小压力差抽水,几乎不需要热源加热海水,让其成本进一步下降。

张树立兴奋之后,又迅速冷静下来,他吩咐道:「大家尽快整理好报告,晚上我要向老板汇报这件事,到时候老板不会忘记大家的辛苦。」

「是。」

「放心吧!这种关键时刻,我们肯定不会掉链子。」

张树立随即布置了各项工作,让实验室的所有人加班加点,一定要仔细弄好实验数据。

毕竟这个技术非常重要。

他们实验室自己预估过,仅仅是实验室的那个小设备,一天可以抽出65立方米的超净水,能耗还不到3度电。

加上设备折旧和场地费用,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每立方米超净水的成本不会超过0.05元。

这成本可以秒杀当前的一切海水净化技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