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加盟
俞兴结束这一次活动的交流,次日就让两个团队来调研两个方向的情况。
一是玲珑轮胎的状况以及郭川那边做空气悬挂的筹备和打算。
毕竟,虽然事关供应链,但囊皮对于电车属于间接的供应商,这一块是属于空气悬挂的相关环节,更多的需要看郭川的意思,碳矽集团这边只是提供参考意见。
不过,这也再次证明汽车的供应链范围确实是十分之广,每个重要零件都又牵扯着各自的上下游。
二是网秦这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与故事。
这件事就交由红隼资本来处理,而调研虽然还没开始,但不管是熟能生巧的直觉还是来自周红衣这种业内人士的论断,几乎就能确认网秦公司存在问题了。
红隼资本负责调研的是俞兴的助理。
俞兴听到刘琬英这种安排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在红隼资本还有助理……
他很纳闷:「我的助理?什麽时候招的?你没和我说过啊。」
「招了一个月了,不光有助理,她手底下还有个归属给你的小分队呢。」刘琬英理直气壮,「忘了跟你说,但这个事说不说也不重要,反正不管什麽名义,我都一样用。」
俞兴接受了这样的说法。
作为红隼资本的合伙人,自己有队伍也正常,反正都是小英发工资。
这天下午,他就见到了自己的助理,也才把名字和脸对上号,发现是去红隼金融中心办公室碰见时总会对自己笑着打招呼的人。
「俞总。」祁妙涵拜会老板,十分乖觉,「刘总说你对移动网际网路的项目有新想法。」
「噢,祁妙涵,我倒是很少碰见祁这个姓。」俞兴扫了一眼助理,「也不是什麽新想法,就是碳矽投资这边也会涉及一些移动网际网路的领域,我感觉这一块的发展很快,想知道一些赛道的情况,学习学习大家的最新竞争方法。」
祁妙涵默默听着,不觉有什麽奇怪,俞总可以说一手开启了大家对移动网际网路的关注热潮,微信出现前后的移动网际网路完全是两种概念,他依旧保持关注是很正常的事情。
「今年的360和网秦先后上市,你就带人先做一做移动端安全领域的调研,看看大家的份额丶战略都有什麽样的表现。」
「这一波调研结束之后再看看蘑菇街丶美丽说这两家电商的发展和竞争,它们现在的情况看起来也不错。」
俞兴倒不完全是掩护,顺带也看看新项目的景象。
祁妙涵听到这里,有些惊讶的说道:「俞总,刘总好像在接触『美丽说』啊,这方面应该可以从刘总那边拿材料。」
「没关系,稍微有些重迭也没关系。」俞兴提醒道,「祁妙涵,你是我的助理,你带着人恰恰要在重迭的时候保持独立的观察和调研,这是我对你的要求,不要依赖或者图省事的从刘总那边拿结论。」
祁妙涵面对自己名义上BOSS的要求,再想到刘总那笑眯眯的表情,忽然感觉到一丝丝压力。
俞兴笑道:「先把360和网秦的调研好,有问题吗?」
祁妙涵毫不犹豫的答道:「没问题!」
俞兴微微点头:「行,那去吧。」
祁妙涵没有立即起身,迟疑问道:「俞总,我们需要花多少时间来做这个事?」
「以调研效果为先,另外,再怎麽调研,年底之前都应该没问题吧。」俞兴笑着给了个大概的日期,一是他确实不急,二是网秦上市以来的表现并不好看,也可以再等等它股价的回升。
网秦是今年5月份上市,但它在3月份的时候登上了央视的3·15节目,被曝光联合其它公司制毒,然后杀毒,利用这个过程来寻求利润。
受此影响,它上市前后的舆论压力很大,也就冲击到自己的股价。
俞兴希望过山峰的做空更扎实,也希望网秦的股价同样扎实。
至于通过红隼来完成一部分的调研……
随着百晓生上市,随着电车项目启动,谁又能认为这麽一份小小的调研背后是过山峰的踪迹呢?
灯下黑!
或者,灯越亮,越不黑!
……
9月16日,已经返回瑞典哥德堡的托马斯布博格悠闲的完成自己今日份的工作,又一次打开来自碳矽集团的材料。
这份材料里描述了碳矽集团为电车项目进行的筹备丶调研丶市场定位以及后续的相关竞争考量。
华夏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而且,它后续的发展潜力仍旧很大。
虽然只是负责汽车的安全工作,但托马斯作为沃尔沃的高层,仍旧时常听到内部对华夏市场的分析与看好。
况且,一个更为贴切的现实已经摆在面前了。
连沃尔沃都已经被华夏的公司收购,还有什麽好说的呢?
托马斯不光是研究碳矽集团的材料,还关注了华夏政策侧面的决心,自临安回来之后就托了几位朋友分析东方大国这方面的路线表现,结果得到十分正面的评价,认为后续会有很大的发展。
因为,华夏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规划是从2001年就开始了,那时是「十五」计划的起点,启动了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而到了2006年开始的「十一五」计划,首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分类标准,又启动「十城千辆」示范工程,尝试推广新能源汽车。
现在从今年开始的「十二五」,已经在强调积极有序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产业了。
连续三个五年规划,技术研发的起点→产业发展的前奏→积极推动产业发展,这无疑是贯穿有序的。
据说,华夏还会推出更明确的针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
托马斯没有细细研究,只知道从智库朋友们的评价就可以看出来自政策的强力引导,而如果碳矽集团能够把握住这样的机会……前景无疑会十分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