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逆风而行的胜利者,设备出口带来的影响
宝马汽车集团在突飞猛进的开发各种新产品,国际汽车市场上其他的车企和零部件企业也没有停下自己的前进的脚步。
「托比斯,公司已经正式的决定把车身和底盘业务单独出来成立卡斯马国际。」
「新公司独立出去之后,第一个新项目就是开发热冲压成型零件。」
「我们要在底特律修建一座新工厂,专门生产热冲压成型零件。」
「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那边都已经表态,只要我们成功的开发出热冲压成型零件,就会给我们订单。」
作为麦格纳国家的总裁,弗雷德的个人能力是很强的。
麦格纳跟美利坚几大车企的关系也是非常的不错。
它们能够生产除了轮胎和玻璃之外几乎整车上面所有的零件。
为了证明自己的零部件生产能力,它们甚至还在自己设计一款概念车来展示自己的各种新技术。
并且更夸张的是麦格纳居然还开始了一个新业务,那就是给整车厂做代工。
这个代工不是加工零部件,而是整车生产的代工。
遍布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还没有哪个零部件厂家能够跟麦格纳那样的。
就算是强大的博世和电装,人家也没有代工业务,并且生产的零件种类也没有麦格纳那麽的全面。
车身作为汽车上面不可忽视的一个模块,自然也是很受麦格纳的重视。
奈何过去一年多的时间,车身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南山科技搞出来的热冲压成型技术,彻底的颠覆了行业格局。
如今通用汽车丶福特汽车丶克莱斯勒汽车丶大众汽车等一系列的车企都在新车型大规模的使用热冲压成型零件。
麦格纳这边肯定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弗雷德专门抽调了一批技术人员来攻关这方面的技术,然后把麦格纳的技术方案拿出来跟几个主要的客户交流。
对于通用汽车等汽车巨头来说,肯定也是不希望这麽关键的零部件都是从一家华夏的零部件厂家进口。
这样子会让供应问题充满了不确定性。
所以双方一拍即合,麦格纳的方案拿出来之后,立马就获得了通用汽车等车企的承诺。
「那可能需要采购部那边尽快的跟南山科技商讨热冲压成型生产线购买的事情。」
「我听说欧洲那边本特勒和Plannja公司都找南山科技采购了两条热冲压成型生产线。」
「如果我们的动作晚的话,估计设备的交付周期就要比较长了。」
托比斯作为麦格纳国际的销售总监,自然希望自家的热冲压成型零件能够尽快的搞出来。
他已经充分的感受到这一个领域的市场潜力。
特别是现在公司把车身和底盘业务独立出来成立了卡斯马公司。
原本的底盘业务算是麦格纳的传统优势项目,今后在卡斯马那边肯定也是如此。
这麽一来,拓展车身相关的业务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传统的冷冲压零件,麦格纳也是有生产的,但是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相对比较有限。
他们还是比较喜欢做一些有点门槛的零件。
普通冲压件和普通注塑件,算是一辆车上面技术门槛最低的零件了。
后世很多合资车企里头,国内零部件厂家最先对应生存的就是传统的冲压机和注塑件了。
而各种功能零件,特别是跟发动机相关的零件,国内民营企业能够在合资公司里头拿到订单的比较少。
这个局面就算是到了2025年,也没有特别大的改变。
当然了,那个时候也没有什麽好去改变的了。
因为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50%,各个厂家都没有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传统的发动机上面。
「为什麽是一次性采购两条热成型零件生产线,而不是先投入一条,后面慢慢的拓展呢。」
弗雷德对热冲压成型技术的了解不算非常的深。
麦格纳几乎什麽零件都生产,他不可能所有零件的情况都了解。
他只要知道热冲压成型零件在未来的许多新车型上都会大量的使用,公司需要在这个领域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
对于一个总裁来说,这其实就够了。
「这主要是热冲压成型零件生产的特殊性决定的。」
「从钢材落料到加热炉加热,然后放在油压机中进行特殊的保压加工,再使用雷射切割机进行修边等工序加工。」
「一个热冲压成型零件从材料变为零件的过程要比传统的冷冲压零件多耗费十几倍的时间。」
「这种生产效率之下,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零件无法按时的供应给主机厂,出现停产事故。」
「所以各个热冲压成型厂家在修建新工厂的时候,一般都是直接投资两条生产线。」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的增加。」
托比斯快速的解释了一下。
他必须让弗雷德接受这种方式,要不然到时候他去通用汽车等公司交流的时候,人家质疑卡斯马的供应稳定性,他就很难去给出一个让人满意的回答。
「我们的原材料从华夏采购就算了,整个生产线也是从华夏采购。」
「将来我们的成本肯定是没有办法做到比人家更低的。」
「我已经跟采购部门的人说过,要尽快的考虑生产线的备用方案。」
「有些设备,能够从北美或者欧洲采购,那就尽量考虑从这些地方采购。」
弗雷德的这个担心是许多经营者都会有的。
毕竟谁也不希望出现情况不受控的局面。
特别是掌控你的局势的厂家,跟你还有竞争关系。
那就更加被动了。
谁都会担心什麽时候被人搞一下啊。
……
「厂长,南山科技那边又向我们追加了两台压机的订单。」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给它们交付了10台热冲压成型加工使用的冲压机,还有4台等待交付使用。」
「它们这个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张盛很庆幸自家工厂跟南山科技合作开发了适合热冲压成型使用的油压机。
要不然不可能在那麽短的时间内获得那麽多的冲压设备订单。
关键是这些设备里头,有一部分是用来出口的。
哪怕出口方是宝马科技,济二工具机厂这边也同样可以吃到一些红利。
因为采购金额是通过在港城的宝马科技来支付的美元。
济二工具机厂也能出口创汇,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拿出来好好说道的政绩。
这是其他工具机厂没有做到的。
「宝马汽车集团旗下有一家公司叫做南山设备,他们会不会自己也去生产这种冲压机?」
齐超有点担心的问了一嘴。
他害怕自己高兴的太早,后面南山科技都把订单给到了南山设备那边。
毕竟人家是一个集团的兄弟企业,就算是生产的设备性能差一些,肯定也会优先考虑使用。
这方面,济二工具机厂几乎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
「南山设备确实是在全力的为宝马汽车集团的各个工厂提供各种设备。」
「不过据我了解他们没有打算生产热冲压成型工艺上使用的油压机,甚至冲压车间使用的单工序大型冲压机,他们也没有打算自己去研发。」
「反倒是会田和舒勒那些冲压厂最新推出的多工位冲压机和连续高速冲压机,南山设备在安排专门的人去研究。」
张盛很重视跟宝马汽车集团的合作,隔三差五就会过去宝马汽车集团交流。
南山设备那边,双方其实也有一些合作,所以对于那边的一些情况也算是比较清楚。
他估计对方是担心自己这边会多想,所以把冲压设备相关的一些内部研发计划都跟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享。
让济二工具机厂可以不用担心南山设备会跟他们打擂台。
「他们真的是这麽安排的?」
齐超不傻。
一下就从张盛的话里头解读出了背后蕴含的意思。
南山设备没有打算跟济二工具机厂做竞争对手,而是把重点放在济二工具机厂等国内设备厂家没有办法生产的产品上面。
虽然这样子多少也会跟济二工具机厂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至少还是在齐超接受的范围之内。
总不能你济二工具机厂搞不定的多工位工具机等产品,还不允许人家南山设备去搞吧?
华夏的厂家都搞不定这些设备的话,今后国内的零部件企业有需求,那就只能从东瀛等国的厂家那边进口。
到时候价格非常昂贵不说,还要耗费外汇,售后等各方面的条件也是非常的苛刻。
所有的备件都需要使用原厂的,一颗螺丝都不能从外面自己采购。
这几乎是所有国外设备厂家在销售设备的时候都会提出的售后保修条款。
你要是不遵守,那人家分分钟就拒绝给你保修。
可是你要老老实实的遵守的话,到时候人家一颗螺丝都能卖你几百块,甚至几千块钱。
你还没有办法不支付。
毕竟大头是买设备的钱,你都已经支付了,难不成设备坏了之后,你就把它报废了?
「应该是真的,我觉得他们没有必要骗我们。」
济二工具机厂虽然也算是一家大厂,但是跟宝马汽车集团比起来,那肯定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看看宝马汽车集团每个月的出口创汇金额,就知道对方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