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孤寡苏芷若,在线求人(1 / 2)

而就在苏芷若下定决心不当大怨种时。

吴信这边却丝毫没有察觉。

或者说,他又一次遗忘了存在感低下的苏芷若,正继续认真的观察着“自己”是怎麽治理这个国家的。

【解放八年九月十日,为了改善大明的财政问题,你把目光投向了冀丶并丶兖三州实行的分税制。】

【毕竟对於大明财政上的问题,你一直都心知肚明。】

【首先,大明的财政制度非常集中。】

【可以说,除却冀州等三州外,其馀地方是没有丝毫财政权的,一切开销,一切税收皆归中央所有。】

【换句话说,地方建设工程的财政大头,就是来自於中央的补贴。】

【这是因为以前天下并不稳定,但你又想要建设民生工程,以民为先,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现。】

【可很显然,这种体现如今也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了。】

【毕竟,长期以往,中央会没钱的。】

【光是收上税之後运回中央,又收到预算后,从国库拨款又运回去。】

【一来一回的路途损耗,便是天文数字。】

【那就更别提那些一项又一项工程上的损耗了。】

【因此,到了这种地步,就必须分灶分税,自己把握分寸。】

【而冀丶并丶兖三州实行的分税制,很显然就很适合现在进行全面推进。】

【毕竟几年以来农村委员会的推广,让三州以外的地区也有了分税制扎根的土壤。】

【这样一来,下放部分财政权於地方,让百姓获得集体化的资金,也可以让地方去动员委员会成员,号召百姓自主的去进行建设,节约中央的财政。】

【解放八年九月十一日,你召集中央官吏,经过激烈的商讨,查漏补缺后,开始推行两税制,并下放一定财政权於地方。】

【同时大明也建立了一个新的部门——大明中央检查组。】

【任命检察官,一方面检查地方账目,杜绝贪污腐败,防范於未然,一方面更好的集中力量把钱财都投入建设当中。】

【而这次会议结束之後,跟大明检查组一同建立,随之兴起的便是你支持文艺部创办,於长安的第一座报社。】

【他们刊登了此次会议推行的分税制内容,并印刷了一千份,招聘了一些贫困学子担任读报人,向百姓宣扬大明所推行政策的好处。】

【不仅如此,在第一次的宣扬中,你甚至也亲自加入了这场行动中。】

【毕竟,什麽样的前景能够燃起百姓的热情,吸引更多人为之奋斗?】

【你想,你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那便是必须符合百姓的利益。】

【解放八年十月,你亲自教导那些学子,如何宣传。】

【你在万众瞩目中,一声又一声万岁的呐喊声中,被百姓围的水泄不通时,这样说道——】

【“父老乡亲们!从前我们分田分地,是要让每个人都能吃饱肚子。”】

【“如今我们分税分权,让你们留有钱财建设工程,是要让每个村都能挺直腰杆,也是为了让你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万岁!!”】

【不管是谁,不管是什麽国家。】

【推动任何政策,都应当与百姓的利益挂钩,并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

(小删改)

(具体可看韩经济发展史)

【而显然,你的这个选择很明智,宣传的也很成功。】

【解放八年十月十五日,百姓们在你和学习你的学子宣传下,认为这是大明在为了他们颁布的政策,使得分税制推进速度很快,并从关中一下子就蔓延至周边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