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刚说完这句,正好给耶律元的酸梅汤也买回来了。
于是,宋明把酸梅汤往他手里一塞,再也不说了。
而此时的耶律元,手捧着酸梅汤,心里却乱的如同一团乱麻。
他来宋国的目的,除了想要打通他们之前选好的三条贸易线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其实是打探虚实。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他们并不相信宋国会跑那么远打他们,但他们自己必须提前做好最坏的准备。
可刚才与宋明的一番谈话,却让他意识到,情况比他们预料的要严重的多。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宋国的皇帝敢在课本里面告诉他们的小孩子,每一个普通的百姓,都是战争的参与者,也是战争的受益者。
这句话简直就是一个全民的战争动员。
如果真让他把所有的百姓都动员起来了,现在的这些领土,真的能满足他们的胃口吗?
更狠的是,宋国的皇帝把皇室、朝廷以及民生这三部分,每年能动用的支出比例直接定死了。
尤其是朝廷的开支部分,从原来的三成,压缩到了两成。
虽然宋明已经说了,因为岁入的增加,朝廷能动用的绝对值也变大了。
但是,绝对值变大的同时,他们的官员数量也同样在不断的变大。
所以,在支出比例被定死的情况下,宋国的官员想过好日子,就只能不断去做大他们的岁入。
而岁入要怎么做大?
加税!
贸易!
战争!
对于正在高速发展的宋国来说,加税几乎没有可能会成为他们的选项。
因此,他们能选的就剩下了贸易和战争。
那宋国到底会选择哪一个呢?
或者说,他们会对辽国采用哪一个呢?
想到这里,他不由的就扭头看向了宋明。
宋明只是个小吏而已。
但他刚才说的那些话,可不像是一个小吏应该拥有的水平。
尤其是其中透露出的很多信息,更不是他一个小吏应该掌握的。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
宋明刚才与自己说的一切,都是有人教他的。
那宋明背后的人,把这些话告诉自己,又是什么目的呢?
试图吓住自己,让自己直接投降?
想到这里,耶律元马上摇了摇头。
不可能!
两国之间相距那么远,就算辽国真的投降了,他们也没法儿治理。
所以,他们应该不是这个想法。
贸易?
可如果只是想与自己贸易的话,为什么要告诉自己这些?
想到这里,他像是被电了一下似的,突然扭头看向了西北的方向。
“卧槽,宋国不会是想要我们配合他们,一起干掉西夏吧?”
一想到这个可能,耶律元心里顿觉豁然开朗。
“是了!
一定是这样!”
宋明刚才向本王说了那么多话,其实总结下来,无非就是向本王传递了两个信息。
第一,宋国的百姓将成为宋国军队的坚强后盾。
第二,宋国的朝廷因为增加经费的动机,同样会变得越来越具有攻击性。
这两个信息综合在一起,便是在向他表明。
以前那个惧怕战争的措宋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宋国随时可能化身一个官民全体支持的战争巨兽。
你们辽国,要么被我们打死。
要么,跟着我们一起打死别人。
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