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刘禅:那不然呢?(1 / 2)

听到秦桧让自己放一百个心,赵鼎直接冷笑一声。

“本相这心啊,放不了一点儿。

自太祖开国以来,咱们大宋便一直鼓励商贾行商。

两百多年了,商贾们是个什么性子,咱们大宋谁不知道?

哪一次大灾之时,他们没有趁机哄抬物价?”

赵鼎这么一说,秦桧顿时尴尬了。

但是,他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

“赵相,这也不能全怪他们啊。

毕竟,大灾之时,谁手里也没有余粮啊。

所以,这价值涨一点儿,也是正常的嘛。”

“哼,如果他们只是哄抬物价的话,本相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说什么呢。

但是,他们在哄抬物价的同时,还要往大米里面掺沙子。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儿?

除了百姓们的粮食之外,就算是军供上面,他们也没少动过心思。

军队的军需,但凡是从商贾手中采购的部分,质量总要是比军器监出品的东西差一大截儿。

这你又怎么说?

这也是因为他们手里没有余粮了吗?”

见赵鼎直接把这事儿给搬了出来,秦桧心里差点儿没把那些商贾们的祖宗十八代给骂个遍。

真特么不争气啊!

啥钱都敢挣。

现在好了吧?

本相连给你们洗地都没法洗。

这么大的生意,要是能给争取过来,本相能交好多少人啊。

秦桧这边卡壳了,赵鼎那边的输出却是一点儿没停。

“所以,这铁路要是真交给那些商贾们来维护,估计朝廷也就别想用了。”

“赵相,您这就武断了,绝对不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不可能?

呵呵!

如果本相猜的没错的话,一旦朝廷把这铁路的经营权给了他们,他们肯定会拼命的压榨铁路的运力。

至于维护?

不到马上不能用的时候,他们绝对不会多投入一分钱去维护。

而且,就算他们维护,也肯定只是维护那路生意好的路段。

至于那些没什么生意的路段,他们就算是看着铁路烂在地上,也绝对不会投入一分钱去进行维护的。

秦副相,本相说的对吗?”

赵鼎这么一说,秦桧顿时犯了难。

没办法,赵鼎说的全是实情。

大宋最能拿的出手的,也就是商业发达了。

虽然确实为朝廷增加了不少的收入,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比如刚才赵鼎提到的,商人操控物价。

这对于大宋的百姓来说,简直已经成了日常。

每一个普通的大宋百姓,都能随口讲出来几个商贾操纵物价的案例。

为了规划商贾们的商业行为,大宋搞出来了市易法、税法等等一系列的法律。

甚至,大宋在华夏历史上,创造性的搞出来了商标法。

这玩意儿,领先世界至少一千年。

但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法律这玩意儿,天生具有滞后性。

不论大宋搞出来多少规范商业的法律,总有人能找到空子。

一想到这个,秦桧就觉得头秃。

这特么到底该怎么反驳呀?

算了,硬着头皮上吧。

心里这么决定了之后,秦桧便再次看向了刘禅。

“官家,赵相说的确实没错。

但臣以为,并非没有办法防范啊。”

“哦?

秦副相你打算怎么防范?”

“成立专门的铁路养护衙门。”

“铁路养护衙门?

什么意思?”

“官家,这个铁路刚刚修好,到底应该怎么养护,我们谁都不清楚。

臣以为,咱们可以专门派一批人,天天蹲在这郑汴铁路旁边,盯着这个铁路。”

“盯着这个干嘛?

防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