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可笑至极(2 / 2)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7624 字 8天前

陶玉书顿时哑口无言,林朝阳又柔声道:「我这不也是看你们俩压力太大了嘛,收购了公司,哪有那麽快就见到效益的?」

陶玉墨急了,「姐,我姐夫也是好心。这是借款,又不是不还。」

「你自己说的大话,自己去圆。」陶玉书坚持己见。

「那——好吧!」

林朝阳给了陶玉墨一个眼神,表示爱莫能助。

陶玉墨深感郁闷,控诉姐姐:「你这是人为给我制造障碍!」

「你又不是没有钱,又不是没有筹钱的渠道。你要收购皮克斯,公司替你买单了,经营你还指望着我们掏钱,那收购的意义在哪里?」

陶玉墨沉默片刻,咬牙切齿道:「放心,这次回美国,我一定把迪士尼磕下来。」

陶玉书告诫她,「迪士尼黑着呢,你以为他们会让你赚大钱?」

「现在不是考虑赚多少钱的问题,而是要考虑活下去的问题,对吧?」

见妹妹头脑清醒,陶玉书点了点头。

她不给钱倒不是真怕亏钱,只是觉得这丫头现在心越来越大,还是要拉着点缰绳才好。

回香江待了三天,陶玉墨再度启程前往美国,这次她不单是要拿下皮克斯动画,还要重启和迪士尼的谈判。

据皮克斯动画的创始人之一丶CTO艾德文·卡特姆说,迪士尼现任CEO杰弗瑞·卡森伯格可是个难缠的角色,这次赴美任务比之前更加艰巨。

不复半个月之前的意气风发,再次踏上飞机,陶玉墨颇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感。

「你说,她能行吗?」

陶玉书担忧的问林朝阳,她现在的心态很复杂,就跟家长送考上了大学的孩子去上学一样。

「车到山前必有路,让她折腾去呗。」

林朝阳的回答显得有些没心没肺,但却是最好的办法。

小姨子总不能一直当温室里的花朵,也得到外面经历经历风雨。

又一个周一,港股刚刚开盘,玉郎机构便宣告停牌,市场立刻热闹了起来,

各种小道消息齐飞。

上市公司股票停牌,要麽是有重大事项要披露,如兼并重组丶重大投资丶股权变更等:要麽是财务或者投资决策出了违法违规操作。

还未等投资者们传播多一会儿,玉郎机构便对外发布了公告:

公司拟与股东陶玉书丶陶玉墨以1.3亿美元价格联合收购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消息一出,各大投资机构和股民一片哗然。

收购!又见收购!

7月份玉郎机构才以5.22亿的价格收购了砂糖游戏,这才过去多长时间啊,游戏公司还没消化完毕呢,竟然又举起了收购大旗。

1.3亿美元,那可是接近10亿港元啊!

当初玉郎机构收购砂糖游戏的消息传出,市场反应一片热烈。

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们一致认为这项投资是对玉郎机构业务版权的有益补充,算是个重大利好,因此股价一路走高。

现在如此短时间内就要进行第二次如此大规模的收购,即便是乐见上市公司对外扩张的那些激进的投资者们也不禁犯嘀咕。

这投资策略也太激进了!

关键是,这个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大家听都没听说过,一些投资机构立刻去查阅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资料。

才发现这家动画工作室最早是卢卡斯影业旗下的电脑动画部,86年被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贾伯斯以1000万美元收购,正式成为独立公司。

成立数年,在动画上的建树只有几部动画短片和一些GG动画短片,得了不少奖项,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看着这份资料,不少投资机构都皱起了眉头。

他们实在想不明白,玉郎机构为什麽要收购这样一家连年亏损的动画公司。

伴随着收购消息的传播和扩散,市场上对于玉郎机构这次收购案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在质疑声中,玉郎机构股价罕见的出现了三连跌的颓势,三天重挫17%。

早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的陶玉书心情平静,没有丝毫慌乱,反而趁此机会回购了一波股份,很快便稳住了股价。

临近10月,最近几个月深居简出的林朝阳成了两岸三地许多媒体关注的焦点。

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四,是诺贝尔文学奖结果公布的日子。

如果在往年,这些媒体可能也不会把林朝阳跟诺贝尔文学奖联系起来,可今年不一样。

去年林朝阳刚得了号称「美国诺贝尔文学奖」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在国际上的名声远不如诺贝尔文学奖。

但它有个神奇的地方,那就是历年的获奖者和提名者当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数量相当可观,这也是它那个外号的由来。

再加上今年林朝阳的作品在美国掀起了一阵狂潮,两三个月前「林朝阳现象」在东亚各国都受到了媒体的瞩目。

美国可是欧美国家的领头羊,作品在美国受到巨大的欢迎,极大的提升了林朝阳的国际声望。

许多媒体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林朝阳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甚至是获奖的可能将会大大增加。

媒体们自娱自乐,文学界也有不少人跟着凑热闹,煞有其事的分析起林朝阳得奖的可能性,里面还有林朝阳的熟人,比如内地的李拓丶比如湾岛的陈映真等。

到10月8日,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公布,获奖者是出生于圣露西亚岛的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

结果一出,那些讨论林朝阳是否会得奖的声音立刻被各类有关于新普诺奖得主的报导所淹没。

这样的结果让不少林朝阳的支持者们感到失望,李拓特地给林朝阳打了个长途电话,安慰他不要气,再接再厉,搞的林朝阳哭笑不得。

「没事就别浪费电话费了,好好写你的评论。」

「那你赶紧出新书啊,我现在都没得评,这两年文学界不景气啊,也没什麽像样的作品。」

李拓的吐槽并非空穴来风,最近几年文学热潮逐渐冷却,早已不复八十年代的盛况。

除了许多地方文学期刊纷纷停刊,各大文学期刊的销量持续萎缩,图书销量也在锐减,每年冒头的新人新作也越来越少,李拓越说越嘘。

「那天我翻老杂志,又看到了你十几年前发表在《十月》上的那篇《伤痕文学的必然兴起与衰落》,当时还没觉得有什麽。

现在看,你当时的见解确实是超前的。」

林朝阳听出李拓的失落之意,宽慰道「八十年代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阅读从古至今都算不上大众娱乐,严肃文学的阅读更是小众中的小众,但这种需求始终是存在的。

这两年你感觉变化明显,其实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出好作品的频率比以前越来越少了。」

「是这麽个道理,所以我才催着你赶紧写新书啊,多写点《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这样的作品,一部小说够国内文坛热闹好几个月的。」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在国内的出版比美国方面晚了一个多月,这部小说的题材极其大胆,连在美国社会都能引起那麽大的舆论,就更别提在风气相对保守的国内了。

小说上市之后,很快便在国内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群体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在作品质量上,这部小说的口碑无可挑剔,可以算是林朝阳近几年当中的一个新高。

「在这部小说中,林朝阳成功的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的人物,尤其是其中的罗恩与雷恩。

他们既是特定时代边缘群体的缩影,也超越了某种扁平化的标签,成为具有普世价值的人性寓言。

两人的关系从对立到共生,从利用到依存,揭示了在生存的绝境中,偏见的高墙注定会被共情所瓦解,真正的勇气往往诞生于对缺陷丶另类的理解与接纳。」

李拓在两个月前为《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所创作的文学评论文章中的这段内容,是对这部小说以及其中主人公罗恩和雷恩最好的注解。

也为他在文学界赢得了不少赞誉,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共鸣。

但好口碑归好口碑,《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上市后引起的争议可一点都不小。

九十年代初,民间风气依旧保守。

还有同性恋话题,这玩意国人倒是没那麽害怕,但这玩意最近这几百年在中国文化里向来是不能拿到台面上说的。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当中不仅提了,还提的相当大胆,刺激到了许多人的敏感神经。

这些刺激的元素一方面让许多读者对这部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让许多人对这部小说畏之如虎。

6月份,就有一些人以《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这部小说宣扬BL思想为由,向有关部门Q愿能够封禁这部小说。

这种言论在出现之后,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

他们认为这部小说所描写的内容容易对涉世未深的小孩子产生影响,这种心情林朝阳可以理解,但做法值得商榨。

这就跟家长觉得电子游戏容易让孩子上瘾,要禁电子游戏的道理一样。

事物本身都是有双面性的,只要不是那些很刑的东西,为什麽要一禁了之?

原因很简单,这样做最省心丶省力,也省去了麻烦和责任。

但可惜的是,他们的理由多少有些荒诞,更何况以林朝阳今时今日在国内的地位,这样的请愿自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之后民间又有一种更荒唐的论调,说林朝阳在小说中详细描写了主人公罗恩对抗FDA的过程,认为这是在影射,引导人们搞对抗。

如果说前一种论调还算杞人忧天的话,那麽后面这种论调就是包藏祸心的上纲上线了。

小说里罗恩对抗的是美国的权力机构,要扣帽子也应该说怕影响两国友谊才对。

听到这种论调,林朝阳的第一反应甚至不是生气,而是发笑。

可笑至极。